“什麼門沒有閂?”

“無門扇的門。”

“什麼車沒有輪子?”

“用人抬的轎車。”

“什麼牛不生犢?”

“泥牛。”

“什麼馬不產駒?”

“木馬。”

“什麼刀沒有環?”

“柴刀。”

“什麼火沒有煙?”

“鬼火。”

“什麼男人沒老婆?”

“不娶妻的男人。”

“什麼女人沒老公?”

“嫁不出去的女人。”

“什麼天白天最短?”

“冬至。”

“什麼天白天最長?”

“夏至。”

......

孔了一連問了十幾個問題,誰知項橐對答如流,孔子不由在心中大加讚賞。

當然,他也是有意問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並未問些禮儀方面的內容。

孔子真的很喜愛項橐,他不想打消項橐的積極性。他只想看看這個孩子的反應。

當然,項橐的這番作答,令孔子非常感慨。

仲由在一旁聽著,更是驚詫無比。

現在輪到項橐提問了。項橐早有問題在手,他問孔子道:“為何有人落水,沉而斃命;有人入水,卻戲水而遊?”

孔子不慌不忙,沉著答道:“未學游泳者,落水而亡;學過游泳者,入水而戲。”

貌似沒有任何問題,但誰料這正是項橐的伎倆,故意引孔子上鉤。因為項橐隨即跟上一個問題:“鴨鵝生而不學游泳,卻為何能夠漂水而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孔子的汗一下就來了,他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自己不大確定的答案:“鴨鵝能夠漂水而遊,是因為其腳有掌且為方形。”

項橐繼續追問:“魚無腳為何亦能水中游?鱉之腳有掌卻非方形,為何亦能水中游?”

孔子一時窘迫,想了想,改口道:“鴨鵝有離水之毛,故而不沉。”

項橐笑道:“葫蘆無離水之毛,為何浮而不沉?”

孔子答道:“葫蘆圓且內空,故而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