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弒君後,迎立了齊後莊公的弟弟公子杵臼為國君,即齊景公。

這些事,我們在講齊國故事時詳細講了。這裡,我們就一筆帶過了。

此時的齊景公是一少年兒童,齊國大權由崔杼一人獨掌。他提拔了親信慶封為卿,並設定了左右兩相,自己擔任左相,慶封為右相。

崔杼聽說晉國正在夷儀召集諸侯會盟,準備組織聯軍前來討伐齊國,情知此時齊國剛經歷一場內亂後,根本無力抵抗。但他倒也不慌,他祭出了對付晉國最有力的武器:重金賄賂!

崔杼認為,能用錢解決的辦法,一定是最有效的辦法!所以,崔杼命慶封直接赴夷儀與晉國談判,給出的談判籌碼有三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是齊國正值大喪,希望大家都要遵守禮制,不要在此時討伐齊國。

二是這位該死的齊國先君,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趁晉國內亂髮兵攻打晉國,給齊國帶來了嚴重兵禍,造成巨大損害,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怎麼負責法?齊國人民團結一心,動手滅了他。這也意味著晉國不需要報復了,齊國人民已經幫晉國報了仇。

三是足夠的財物賄賂!

包括魯襄公、季孫宿以及在夷儀的所有諸侯國國君和列國卿大夫,聽說齊莊公居然薨了,大為驚訝,因為所有的諸侯國都沒有收到訃告。

之所以齊國敢違反禮制不對外發出齊後莊公薨了的訃告,並不是因為他是被弒身亡的,而是崔杼恨透了齊後莊公,所以在辦理喪事時,不準使用國君規制。

既然齊後莊公死後不能享用國君規制的喪禮,那自然就不需要向列國諸侯發出訃告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此事的原因所在。

但齊後莊公確實是薨了,齊國給出的理由確實是事實,那這仗還能打麼?要知道,晉國作為諸侯之長,必須維護禮制。這個禮制就是一國大喪期間,不能討伐!

對晉國人來講,最關鍵的還是齊國搬出的第三大塊籌碼,這可謂是齊國人祭出的終極武器:重禮賄賂。

令魯襄公、季孫宿等人驚訝的是,齊國這次給晉國的禮單堪稱春秋史上最慷慨大方的一份禮單了。我們看看具體物資。

一是列國諸侯在夷儀組建聯軍,參加的所有諸侯國錢糧軍資一應由齊國補償,絕對不能讓列國諸侯吃虧。

二是送給晉平公的是齊國宗廟裡本來供姜太公以及歷代齊侯享用的宗廟祭器,還有超高階的樂器。要知道,在春秋時期,相比起玉璧金帛來說,這是禮品中的頂級品,都是寶器。

三是送給晉國軍隊所有軍中大夫玉璧、金器、綢緞布帛等厚禮!據說,當時晉軍將領主要是指三軍帥佐,6人。然後是中軍、上軍、下軍這三軍每軍的軍尉、司馬、司空、輿尉、候奄以及其佐官,10人。晉三軍每軍各設五師,師佐各十人,即30人。

四是送給晉國在國內未隨軍的所有大夫以及他們負責的各官府衙門正副長官其他財物,按級別給出!

概言之,剛剛弒君的齊國相國崔杼把剛剛繼位的齊景公的國庫整個搬空,而晉國凡是有一官半職的,都逐一得到了來自齊國的厚禮!

最後,慶封賠著笑,對列國諸侯們團團作揖,等候晉國回話。

魯襄公看著這位齊國右相的笑容,貌似也看出了另外的門道,慶封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的:敝國知錯矣,這樣的態度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其實,大家真的聯合起來討伐敝國,也無非是搶掠了一把就回去了。所以,按照寡君的意思,這一次大家乾脆就別來討伐了,多麻煩吶。來了,你們要財物,敝國這就提供。

就這樣,齊國這一次憑著鉅額賄賂,終於讓晉國為首的國際聯軍退兵了。隨後,就是按程式搞個盟會,大家當著神靈的面發發誓歃歃血,最後是各回各的家。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