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變相賞賜,這是季孫宿對季彌的補償。

季彌,一下子成了季氏家族中除季孫宿以外最富有的人物了。家族的馬正,季彌當然也欣然接受了。

不但如此,季彌還堅持每天向父親季孫宿恭敬請安,經常彙報自己的工作,時刻聽從父親的教導,成為季氏家族中謙恭有禮、恪盡職守的重要人士。

由於賢名在外,季彌後來入朝出仕,官至左宰。而季彌的家族從季氏家族別出後自成一脈,由於季彌又叫季公鉏,故形成公鉏氏。

“鉏”通“除”,故季彌成了鉏、除兩姓鼻祖。

公鉏氏在魯國一直非常富有,到了魯定公時,具體是公元前502年,公鉏氏出了個公鉏極,居然進入魯國卿級班子,成為魯國卿大夫,這下既富且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正因了閔子馬的那句話:“福禍無門,惟人所召”。

這句由魯國人閔子馬發明後,後人又加了一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即“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成為道家經典著作《太上感應篇》中的一句名言。

這裡,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位閔子馬何許人也?

閔子馬,當然以閔為氏,名子馬。據說,閔子馬是魯閔公的後代,故姓姬。魯閔公死後,其後代以其諡號閔為氏,成為中華姓氏中閔姓的淵源之一。

據說魯國的這個閔氏是這樣來的:魯閔公生閔子魯,閔子魯生閔澤,閔澤生閔伯衍,閔伯衍生閔子建,閔子建生閔子馬。

看來,閔氏家譜這樣考證下來,已經非常詳盡,應是無誤了。但令筆者想不通的是,魯閔公的父親是魯莊公,生母是叔姜。這裡就有問題了。

公元前670年周曆8月,叔姜作為姐姐哀姜的媵女嫁到魯國,哪怕是魯莊公第一時間臨幸了她,那也得十月懷胎。

所以魯閔公大約是在公元前669年出生,到公元前662年魯莊公去世,魯閔公後來繼位魯國國君時,年僅8虛歲!

兩年後,即公元前660年,魯閔公被弒殺身亡時,年僅10虛歲!

也就是說,魯閔公可能會有後代嗎?

許多史料留我們真真假假的東西,由於古代史料記錄不詳細,所以給讀史的我們許多費解。如前面周武王貌似八十多歲才生子,現在魯閔公十歲不到便有了後代,這種超強生育能力是怎麼來的?難道真有神乎其神的丹方妙藥?

這些我們都不多說了,反正這個閔子馬,真的不一定是魯閔公的後代。也就是說,魯國的閔氏家族,基本不可能是魯國公族中人。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