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是一件令晉襄公高興的事,但現在的晉襄公卻怎麼也不高興起來:好你個魯侯,這都兩年過去了,才來朝見?你魯侯非但自己不親自前來朝見,趁寡人正在處理軍國大事之際,派個大夫過來就算朝見了?難道你把自己的大夫當成是跟寡人一樣同等地位不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晉襄公壓著一肚子火,好在公孫敖帶來的朝見貢禮非常豐富,公孫敖又極講禮儀,再加上晉國這兩年面臨著楚國咄咄逼人和秦國屢屢進犯的問題,晉襄公忍住性子,總算沒對公孫敖發作,也沒去計較魯國。

這時,春秋江湖再一個重特大訊息傳來,楚國發生政變,楚國國君楚成王被太子熊商臣弒殺,熊商臣自立為楚王,即楚穆王。加上此前,楚國令尹鬥勃被處死,楚國政壇頓時人心惶惶。

公元前625年春,因去年在崤山被晉國偷襲並全軍覆沒,秦國向晉國報復,討伐晉國。兩國又爆發了彭衙之戰,結果晉國再一次戰勝了秦國。

晉襄公頓時壓力大大減輕,那就收拾收拾那些箇中原譛吧。對寡人不敬的,都要收拾。那第一個應該是誰呢?當然是魯國了,想起去年魯國卿大夫公孫敖居然在自己戚邑視察軍務時搞順帶個別的朝見,晉襄公對魯國的火氣又上來了。

公元前625年春,堂堂中原列國諸侯聯盟盟主晉襄公的火氣絕對不是白白竄一竄就可以過頭的,剛剛取得對秦彭衙之戰大勝的晉國再次出兵,討伐魯國。

晉國出師的理由非常乾脆:晉國新君即位已經整整兩年多了,你魯侯居然不前來朝見!

啊?寡人不是一直對晉侯您恭恭敬敬的嗎?堅定地站在晉國一邊,本就是魯國的基本國策啊,不是剛剛由上卿公孫敖去朝見過您晉侯了嗎?晉侯怎麼發怒興兵討伐魯國來了?魯文公非常憋屈。

魯國朝堂一片譁然。大家都知道,去年秋,國君還派上卿公孫敖大人去朝見過晉侯。如今,晉國對誰都不生氣,卻對魯國生了那麼大的氣,那還用說,肯定是公孫敖這次朝見晉侯出了什麼問題。

難道是他貪了本應該進貢給晉國的財物?還是他在朝見時對晉侯失禮?

見眾人將懷疑的目光投向自己,公孫敖汗頓時就來了。他一直在回顧自己去年朝見晉侯的具體細節,貢禮當然是完整無缺地交給了晉國人,自己也沒有什麼失禮之處,這本是一趟完美的差事,自己辦得妥妥的,怎麼回事?公孫敖感到非常憋屈。

但憋屈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面對強大的晉國討伐,魯國上至魯文公,下至每一位公卿大夫,大家的意見非常統一:第一時間認錯,第一時間整改,第一時間重申對晉國的態度。

看著魯文公親自帶著厚禮來晉國朝見自己,晉襄公總算原諒了魯國,但卻給了魯文公一個極大的侮辱:派大夫陽處父來代表自己與魯文公盟誓。

啊?你晉侯也太過分了吧?怎麼派個連卿都不是的大夫,來與寡人盟誓?寡人至少也是一國之君吧。魯文公心中極度鬱悶。

但魯文公很快就不發牢騷了,心中也不鬱悶了。因為晉國有人告訴魯文公具體原因了:一切,都是上次魯國人失禮的結果。

晉襄公對魯國很生氣,原因就是你魯侯非但沒親自朝見晉侯,而且派出去的卿大夫還沒有赴晉國都城朝見晉侯,搞什麼赴戚邑朝見,這是把自己抬高到了跟晉侯一樣的地位,朝見變成會見了。

既然你魯國一個卿大夫敢代表魯侯會見堂堂晉侯,那現在晉國一個大夫就完全可以代表晉侯與你魯侯盟誓!而且,晉國作為盟主,地位自然要比你魯國高個一級半級,你魯侯派出的是卿大夫,他晉侯派出一個大夫,完全足夠了。

魯文公回國後,將這次晉國本出兵討伐魯國的理由給大家說了,當然,他特意突出了正是公孫敖沒有去絳城朝見,卻跑到戚邑去見晉侯,這才是晉侯生氣的根本原因。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