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和梨花公主的婚期定在大成十年臘月二十六,現在是八月初三,還有四個月不到,就是大婚,兩年時間,梨花公主對陳琦的態度從一開始絕不同意,慢慢有所改觀,她無能為力,再者陳琦做出了偌大成就,成了長安新晉的傑出青年,風頭趕上了白世傑,甩出曹憲好幾條街。

天佑先生得到西域出事的訊息後,就派墨一白去西域保護少帥付清,局勢動盪,天有不測風雲,天佑先生自己也應符毅邀請,去漠北探查,只留下秋實在陳琦身邊,在陳琦看來,有些多餘。

鍾半夏和樓蘭來的黃宗全兩年一直在大內,讓陳琦有不好的聯想,皇上得了什麼不治之症,千里迢迢讓付清從西域帶人回來,是尋醫去了,而不是什麼為了大漠帝王城。

兩年下來,別說潘家沒動靜,就是曹憲都沒任何反應,他們幾個跟老四符睿的關係走的更近了些,畢竟自幼都是玩伴,也沒什麼利益衝突,陳琦陸青在符睿府上吃飯遊玩,根本看不到曹潘二人的影子,自己表哥太子符銘大成八年薨了,僅僅過了一個月符睿就被立為太子,也算對新黨學派有個交代,曹皇后的兒子是嫡子,就符睿一個,次子三子封王,派了出去,按理說儲位之爭落下帷幕,朝中該風平浪靜才對,可是新舊勢力爭權奪利從明面上轉到地下。

大成十年三月份,東邊有訊息到,說東林節度使陳芳烈病故,陳芳烈長子陳冷繼任節度使,一紙行文通告朝廷,又有密信,說東林亂成一團,陳行雲不能服眾,陳芳烈麾下八健將各據一方。

朝中一時間議論紛紛,豫王符嗣上表,說自己年紀大了,想回長安靜養,東部亂局讓弟弟符毅去收拾一下,絕不過問。

正討論間,四月初五東林又有訊息,說陳冷被部下李興雲梟首,李興雲取代東林節度使位置,節制細柳營,東林叛亂,豫王擺明了不平叛,可也不想祖宗留下的土地拱手讓人,一表遞到京城,朝廷出兵自己借道,豫王全力配合。

平叛,有什麼考慮的,大將軍付忠明是不二人選,付忠明久經戰陣威名遠揚,還在東林待過,深得軍心,李興雲更是付忠明的老部下,只要付忠明去了,都不用出手,只需露個臉,就能想盛蓬平定鳳翔叛亂一樣輕而易舉,不同的是鳳翔府叛軍望風而散,東林叛軍則是望風而降。

付忠明到底還是沒能帶兵,四月中太子符睿出面,中郎將鳳翔太守盛蓬、太尉潘興作保,派出了三員大將,三個陳琦陸青聽都沒聽過的人,郭守忠、王波,麻一聰,三個人不知道什麼官職,不知道什麼履歷,就被學派新黨推出來,踏上東征之路,時間很快,從四月到八月,從明媚的春天開打,打完了整個炎熱的夏天,李興雲依舊安然無恙,細柳營銳士也打出了西軍風采,向大秦宣佈,你們可不是隻有神武軍能打,細柳營也不錯。

轉眼來到八月,三合殿,禁衛軍休息室,八月雖說是秋天,長安的天氣還熱的出奇,三合殿內外柳樹低垂,蔫蔫的沒有一絲精神,日頭高照蟬鳴不止,站在陰涼處汗流浹背,屋子裡韓星盤腿坐在蒲團上閉眼練功夫,一副仙人模樣,陸青拿著羽毛扇躺在椅子上裝諸葛亮,陳琦敞開衣甲,一手拿著壺涼茶,一手挑著嘴邊上火剛起的火泡,“哎,蔫,你說都四個月了,付大帥的任命怎麼還沒下來”。

“不奇怪,你表哥薨了,兇手將近三年都沒查出來,皇上要穩定,肯定多分點權給學派,學派那幫老不死的再撐唄,不想讓付大帥執掌兵權,怕在鬧出第二個陳芳烈來,對了,說起來陳芳烈還是你們家人呢,聽我爹說,他比老國公還長一輩”。

“哪跟哪呀,早就斷了來往,說正事呢,誰領兵不是皇上一言而決的事,還默叨這麼久,兵貴神速,說不定東林那些將領好多都等著朝廷出兵呢”。

陸青坐起來,使勁扇了幾下,扇子一合,拿在手中連點,“你想啊,那些老學究有些甚至都是皇上的老師,說什麼殺雞焉用牛刀,付大帥是國之重器,東林彈丸之地何須大帥出馬,隨便去個人都拾掇了,關鍵是,皇上也得照顧太子的面子,符睿,說實話是柳景儀的隔代傳人,你說著柳家也真是,明明是世家出身,非要擠到學派去,什麼什麼天下大勢,要順勢而為,豈不是說全天下人都要做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之輩”。

“行了行了,憤青一個,柳院長也是為民,天下大勢,附了就附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巨浪滔天之下,你不隨就被衝沒了,院長還說過,聖人也不是天生呢,跟陳吳的寧有種乎還不是一樣,要我說呀,皇上就是顧慮太多,如果是我,才不管大臣怎麼想呢,直接付大帥定了,你們討論具體出兵方案就好,用不著替我拿主意”。陳琦穿越之前經營著巨大的黑色勢力,決斷從來都是自己做,他覺得民主辦不成大事,他的理念,討論只能討論方法,不能制定方向。

“四月的時候我說過出徵的肯定不是付大帥,也不知道什麼阿貓阿狗,應驗了吧,我敢肯定,東林那幫人不會輕易臣服,學派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幫不知兵的秀才,能打贏就怪了,最後還是付大帥上,他們撐不了幾天了”,陸青一甩袖袍,拿起扇子呼呼扇個不停,“給我點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如陸青所料,郭王麻三人久戰不下,學派新派妥協了,大成十年八月初六,付大帥披掛出征,帶上了關中引以為傲的禁軍上林軍。

大軍開拔,旌旗蔽日,兩日後抵達潼關,天色漸晚,付大帥正在帥營研讀五洲志裡關於東林的部分,有護衛來稟告,說有個少年自成西北狂筆書生趙成義的兒子,要參見大帥。

付忠明鳳眼一亮,趙成義,那可是自己兄弟,整個神武軍現在就靠他帶著呢,他兒子不是在漠北嗎,來見自己,是西北出大事了?還是什麼別的事,付忠明臉上不動聲色,沉聲對衛兵道,“讓他進來”。

趙飛白進來的時候,付忠明吃了一驚,要知道趙成義是個八尺壯漢,他的兒子怎麼也要繼承幾分吧,趙飛白除了個頭高點,整個人乾乾巴巴骨瘦如柴,一臉菜色,就像是無家可歸的流民,很長時間都沒吃過一頓飽飯的人。

“見過大帥”,趙飛白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來見大帥之前衣服和頭髮已經洗的非常乾淨,但是氣色,常年吃苞米窩頭大白菜的人,能有什麼好氣色,肯定比不上陳琦他們成天海參鮑魚龍蝦牛羊的氣色,趙飛白眼神冷靜,不卑不亢,禮數周到讓付忠明不覺得諂媚,心中點了點頭,虎父無犬子,人不可貌相。

簡單問過幾句,付忠明確認了趙飛白身份,趙飛白也表明自己來的目的,“大帥,我要參軍,為大帥效力”。

付忠明淡淡一笑,道“為什麼不去碎葉,在你父親手下做事,不是更方便,要是缺盤纏,伯父可以幫忙”。

“謝大帥,我要獨自闖蕩天下,不想依靠父親”,接著趙飛白把兩年來的經歷娓娓道來,沒有隱瞞沒有掩飾,好的壞的都一一訴說,被欺負了怎麼打回去,怎麼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心中如何從開始怨恨父親,到後來瞭解到父親的苦衷而原諒父親,卻覺得沒有臉面去面對父親,付忠明聽得很用心,安靜專注,聽完趙飛白說的,過了好一會,付忠明盯著趙飛白的眼睛,認真的開口道,“你,想要個什麼職位”。他不相信趙飛白會原諒父親,只是說給自己聽的,小孩子執拗,就隨他吧。

趙飛白自己一個人在關中生活,多少次飢寒交迫,多少次風霜雪雨,目睹過多少次流離失所命如草芥,早就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趙飛白平視著付大帥,平靜的說道,“我想當一個普通的兵,請大帥成全”。

付忠明一笑,點頭,“很好”,他最終也沒把趙飛白派出去當先鋒野戰部隊什麼的,而是把趙飛白留在自己身邊,做了將軍親衛,帥府牙兵。

(本章完)

喜歡蒙塵傳說請大家收藏:()蒙塵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