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那條河?這個有些搞不準。

但是這裡除了有這條河之外,有的也只是西北部的一處連綿群山。可惜的很,這座山脈只出現了一半,看樣子是因為的由於沙盤面積不夠,應該是省略了。

“老三,根據這一截子山勢你能不能判斷一下是什麼山?”邢傑問道。

沒想到這句話讓老三眼睛就紅了,一臉憤怒的盯著邢傑。啪的掏出一張毛爺爺,只露出一半,使勁在邢傑面前晃了兩下。

一群人都有些懵逼。

這老三是啥意思?

想說自己有錢?還是一個問題一百塊?

“這是一張毛爺爺,大家都很熟悉了。邢傑,你告訴我,這張錢的編號是多少?”

好吧,邢傑的臉有些發燙。

這人有些丟大了,連個標誌物都沒有,只拿著一截子山脈讓人去猜,大概,好像是有些欺負人的意思。

“如果這條河真的就是黃河,那麼這裡應該是太行山脈的末端。而西南方向的那些不太高的小山脈應該是就是豫西黃土丘陵區。

這兩個標誌一旦確定,那我們根據山脈的走勢,大概的方位以及這座遺蹟的時間來判斷的話。那座城市應該就是斟鄩,也是大夏朝夏後太康所選定的國都。

當然,這個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究竟是不是真的,這個我很難說。畢竟手中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

邢傑遠遠的看了一眼,覺得不太像。

夏朝應該沒有那麼高大的城池。那樣高大的城牆,別說幾千年前的夏朝了,就算是到了現在想建起來這樣一座龐大的城市,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至於怎麼一個不容易法?怎麼說呢?老規矩,打個比方吧。

就是說放到現在,只是把這個建造城牆的工程交給施工隊來乾的話,輕輕鬆鬆的會造就幾個百萬富翁出來。而這百萬富翁還是撿那些邊角料工程幹出來的。

至於那些修建主城牆的?那可就不好說了。還有像城牆這種東西,可不僅僅只建起來一圈就行了,裡邊還要有一圈甕城。

還有啊,這要是真的像老三說的,這裡真的就是夏朝國都斟鄩,那麼裡邊還要有內城。而一座內城的修建,比起都城來說,工程毫不遜色。

《周禮.考工記.匠人》一文中,有著再明白不過的記載。“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翻譯的話就不說了,只要知道一個單位就行了,那就是‘夫’。這個一‘夫’也就是我們說的一百畝。

‘過去看看?’邢傑看了一下其他人問道。

這簡直就是廢話,老虎他們無所謂,就當作是旅遊觀光,而楊教授他們作為最正統的考古人員,如果能遇上一個歷史名城,心中的激盪更是無與倫比。而這個名城還是傳說中的大夏國都?那可就爽的突破天際啊。

歷史上的斟鄩,是夏後癸的國都。這貨究竟有多殘暴,多腐敗這裡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點卻是大家都承認的。那就是帝王想腐敗,你的國力也要跟得上才行。所以說,這斟鄩絕對是當時整個東南亞大陸上最牛逼的城市。

這樣一座城市對於所有的考古人來說,它的吸引力那絕對是致命的!這一點邢傑是承認的。

因為楊教授,張方他們眼中爆發出來的火焰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