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士兵寫的攻佔徐州和武漢的和歌:

腳踏將要收割的麥田,千軍萬馬進攻徐州。(山田耕二)

南北大軍攻徐州,徐州街巷軍人滿。(竹村豐)

今日軍靴踏上去,古色古香黃鶴樓。(淺見幸三)

還有不少反映日軍在戰場上的困窘狀況的詩歌,如寫行軍苦狀和歌:

昨晚戰鬥一夜,士兵精疲力竭,躺在戰壕歇一歇。(坂垣家子夫)

躺在戰壕中,糧食已吃光,數著打剩的子彈,漸漸入夢鄉。(稻盆良善)

敵兵屍體浮河面,早晨我還要取河水淘米做飯。(浜田初廣)

斷糧已數天,通訊也中斷。(堀川靜夫)

糧食已吃光,藜葉也當糧,傷病員身體更夠嗆。(小泉苳三)

站在船舷解小便,敵前登陸搶時間。 (坂本登希夫)

作戰已數天,黎明小睡時,精液遺在褲襠裡。(福田二三男)

寫思鄉的詩歌也不少,如:

呵口氣暖一下凍住的鋼筆,今夜寫信給家鄉的妻子。(曾我部由安)

想到家裡還有父母妻子,不由生起悔恨之情。(渡邊年應)

千萬敵人不足懼,只怕妻子生病時。(住谷三郎)

圖22“奉公袋”、“千人針”

除了“戰地詠”之外,描寫支援前線、慰問士兵,送親人入伍等內容的詩歌也相當多。其中最大的是描寫所謂“千人針”、“奉公袋”、“慰問袋”的詩歌。當時,日本人接到入伍通知後,其家屬就走到街頭,手拿圍腰子,讓眾多的女性縫上“武運長久”之類字樣或老虎之類的吉祥圖案,即所謂“千人針”。據說士兵圍上這種“千人針”,在戰場上可消災保平安,女性也以縫“千人針”為榮;“慰問袋”是後方的日本人自發贈給前線士兵的白色布袋,裡邊裝有食品、書刊、慰問信等物。下面是幾首有關“千人針”、“慰問袋”和歌。如:

搶先去縫千人針,千人當中我第一。 (若山喜志子)

匆忙赴征途,車站爭縫千人針。(山村玉女)

腰上纏著千人針,心裡想著眾女子。(堀川靜夫)

孩兒們拿來牛奶糖,寒夜縫入慰問袋。 (香坂幽香)

輕輕開啟慰問袋,淚水簌簌滾下來。(鳥上三平)

後方女子不僅以“慰問袋”、“千人針”鼓勵前方日軍,而且還發生了女子為戰死的日軍殉情的事情。日本人戰爭狂熱到了何種地步,由此可見一斑。如一個名叫井上美子的女人,因未婚夫戰死而殉死自殺。她的行為被當時的媒體大加宣傳,她寫的和歌也被收整合冊出版,其中有歌雲:

君已舍我長離別,我在此世難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