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妒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登和錢玉仙擦肩而過,郭登回過頭,看著錢玉仙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此時于冕走了過來。
“郭伯伯,找我有事?”
於家和郭家也算有點交情,郭登非常敬重於謙的為人,在京城時也經常上門拜訪。于冕也敬重郭登為人忠厚,一心為國,所以在私下裡都尊稱郭登一聲伯伯。
郭登為人耿直,也不和于冕客氣,開門見山的說道:“是這樣的。土木堡大敗後,大約有二千士兵逃回大同關。如今瓦刺大軍隨時都可能兵臨城下,我想把他們全部收編麾下。不過這些人好像不想留下,一直吵著要乾糧路費回京城。這件事我一直拖著,但這樣也不是辦法,所以想請賢侄幫個忙。”
“郭伯伯儘管吩咐。”
“這些人都是在冊計程車兵,按規矩要有兵部調令才能留在大同關,而且擴充軍隊必須得到兵部許可。我想請賢侄回去後,讓兵部儘快下發調令,這樣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指揮他們。若還有人再敢鬧事,我也好動用軍法。”
大同關是中原門戶,如果瓦刺要入侵中原,那麼大同關首當其衝。好不容易從土木堡逃出來,那些士兵早就已經嚇破了膽,只想早一點離開這裡回到京城。然而為了能夠增強實力,抵禦瓦刺大軍,守住大同關,郭登卻不肯放這兩千人走,想把他們留下來。
一邊要走,一邊要留,雙方自然產生了矛盾。這兩千人原本是駐紮在京城的守軍,郭登只是大同關總兵,根本無權命令他們。
不過好在大同關離京城還有十幾天的路程,這兩千人從土木堡逃出來時,所有輜重糧食全部丟失了。
沒有錢糧,就沒辦法上路。郭登雖然沒有權利命令他們,但是卻可以掐住錢糧不放。你只要在大同關一天,就給你吃的,但是想帶著錢糧上路,那是萬萬不行的。
郭登就是用這種方法,把這兩千人留在大同關。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如果瓦刺大軍攻城,這些人隨時一鬨而散。想要徹底收編這兩千士兵,還需要兵部的調令,於是郭登就想請于冕幫忙。
在瞭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于冕說道:“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大同關乃是中原門戶,絕不能有失。回去後,我一定立刻向爹稟明利害關係,讓他儘快下發調令。”
“那就拜託了。”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現在沒有什麼比守住大同關更重要。”
于冕眼中閃過一絲敬佩,郭登雖然是皇親國戚,但和普通紈絝子弟完全不同,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最難得的是別人都千方百計的找藉口離開,只有郭登一人想盡辦法要守住大同關。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于冕敬重。
兵員的問題解決後,郭登心中的大石頭放下了,於是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對了,剛才她來找你有什麼事,是不是欽差大人有什麼吩咐?”
“沒什麼事,只是通知我明早帶著石將軍立刻出發趕回京城。”于冕當然不可能說實話,他隨便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了。
“原來如此,石將軍的身體恐怕沒辦法騎馬,我會幫你們準備好馬車。”
于冕的藉口合情合理,郭登不但沒有懷疑,而且還主動幫忙。
“多謝郭伯伯。”
也許是覺得於冕為人和善,郭登猶豫了一下,然後又開口說道:“還有一件事!我剛剛清點了一下軍械,發現少了三分之一,還有一部分損壞嚴重,根本無法使用。我大同關兩萬將士,有武器的只有一半。此事我已經上奏朝廷,請求撥付一部分武器,但一直都沒有回覆。這次賢侄回去後,可否幫忙催一下。”
把兩千敗軍留在大同關,這件事郭登還是有點把握。畢竟大同關是中原門戶,若是能把瓦刺大軍擋在大同關外,那再好不過了。
京城的防務雖然空虛,但也不差這兩千士兵,所以郭登相信此事十拿九穩。
只不過現在兵部正在調遣全國兵馬前往京城,這些軍隊來了後,武器輜重,人員調配,後勤保障等等,這些事情都是兵部在安排。
郭登擔心如果按照規矩上奏請示,還不知道要拖多久,奏章才能到于謙手中。
時間不等人,現在瓦刺大軍隨時都可能兵臨城下,郭登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整編這兩千士兵。所以才請于冕幫忙,希望能夠走個後門,透過於冕直接找到兵部尚書于謙,儘快拿到調令而已。
把這兩千士兵留在大同關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向京城要軍械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這恐怕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