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嘆完胡濙的老謀深算之後,于謙看了方雲傑一眼,很平靜的問道:“你叫方雲傑?”

“是。於大人怎麼知道我的?”方雲傑神情顯得很恭敬。

于謙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在民間聲望極高。

早年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時,親自提審牢中囚犯,幫幾百個囚犯沉冤昭雪。隨後上奏朝廷,將數十位貪汙腐敗的官員送入大牢,當地百姓全都歡欣鼓舞。

黃河氾濫,于謙率領百姓加厚防護堤,並且沿著河堤每隔幾里就設一座亭子,專門設立亭長,負責督促修繕堤岸。短短兩年,黃河水患大為改善。

當初王振權傾朝野的時候,文武百官全都敢怒不敢言。只有于謙敢正面抗爭,結果被王振栽贓陷害關入死牢之中。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全都上書求情,王振害怕事情越鬧越大,只能把于謙放了出來。

對於這樣的好官,方雲傑心中也極為敬佩,言語之中也不像平時那麼玩世不恭了。

“聽冕兒說的。聽說你在大同關假冒東廠欽差之名殺了劉總兵?”于謙的語氣很平靜,但是眼神卻突然變得很銳利,看得方雲傑心裡直發毛。

此時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方雲傑乾脆把心一橫,擺出一副追悔莫及的態度說道:“嗯,是我一時糊塗。”

反正這件事主謀是錢玉仙,自己只是幫兇,而且事後于冕還幫忙掩蓋,于謙若真是大公無私,方雲傑也不會一個人上法場。

錢玉仙雖然是女流之輩,但也很講義氣,發現于謙語氣有責怪的意思,馬上開口說道:“於伯伯,這都是我的主意,和雲傑無關。”

看到錢玉仙毫不猶豫的把罪責扛了下來,方雲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方雲傑心裡很清楚,別的事情還可以說是錢玉仙的主意,但唯獨斬殺劉總兵的事,是方雲傑一時衝動造成的。

就是因為殺了劉總兵,事情才越鬧越大,最後弄得自己要東躲西藏,這完全是自作自受。

于謙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他嘆了一口氣說道:“此事的確做得很不妥。但劉安身為大同關總兵不但不思報國,反而為了私利販賣軍械給瓦刺,大同關內的軍械少了三分之一,弓箭更是少了七成。如此叛國之人,人人得而誅之。你們也算歪打正著,為民除害,所以此事我就不再追究了。”

“多謝於大人。”

聽到于謙不再追究此事,方雲傑終於鬆了一口氣。

老實說,像于謙這樣大公無私的好官,方雲傑一直都是心懷敬仰。但是敬仰歸敬仰,方雲傑可不希望這種大公無私用在自己身上。

就在方雲傑放下心事後,石守和于冕推門進來了。

兩人身上全是血跡,特別是石守,身上的衣服差不多被血給染紅了,可見當時在火藥庫發生的戰鬥有多激烈。

于冕先是看了一眼錢玉仙和方雲傑,然後沉聲說道:“爹,全都安排好了。所有前去火藥庫計程車兵,包括軍官在內,全都調往北營。外面有錦衣衛守著,擅自外出者殺無赦。還有胡爺爺連夜進宮稟明皇上,皇上已經下旨,封鎖京城,錦衣衛和東廠全城搜捕,希望能夠瞞過京城裡的叛逆。”

胡濙的計策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把神機營給隱藏起來是最明智的決定。

現在就看瓦刺的也先上不上當了,對於這一點石守可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