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不給他兒子好臉色看,不過表情還是相當滿意的,中年男子也是心裡暗暗慶幸,剛才還好讓他療養了一下。

三人走出療養院,上車之後,中年男子還是有點不放心,決定還要帶著他爸去醫院複查一下。

在排隊掛號的時候他就後悔了,什麼叫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管是環境還是服務質量還是體驗感,療養院都超過醫院十倍不止啊。

他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掛號,再排了十幾分鐘找到醫生,然後又排了大半個小時交錢,又排了半個小時抽血,來來回回折騰了半天,最後檢驗報告還要等。

這就算很順利的了,他嘆了口氣,排隊排得最多的一次,他從早上排到下班,都沒看到醫生長什麼模樣。

甚至好一點的醫院根本連號都排不到,還要從黃牛手裡買號。

如果療養院的效果真的好,以後他決定再也不來醫院了。雖然看起來很貴,但只要是聰明人都會算賬。他老爸的血糖高、痛風這種老毛病,前前後後花了多少錢?家裡各種藥各種儀器都買了不下好幾千塊,三天兩頭有個不舒服還要請假陪著上醫院,光是滿勤獎一年下來就損失不少,關鍵是還只能治標不治本。

等他從醫院出來,老頭子自己都很不耐煩了,朝他們揮揮手:“你們先回去,我自己去街上轉轉,好久沒有逛街了。”

看來真是好了啊,他看了看手裡的報告單,終於把心放了下來。

…………

接下來的幾天,林風療養院前前後後迎來了十幾個人,大部分都是老人,有些覺得不可信直接走了,但只要是留下來接受療養的,都是活蹦亂跳著離開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冰仄仄來,生龍活虎地回去,林風療養院的口碑開始迅速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到這裡來看病就診。

“醫生,我有糖尿病,你們這裡能不能治好?”

“醫生,我的肩周炎都十幾年了,你看還能治好嗎?”

“醫生啊,我有肥胖症!”

“醫生救救我,我從小得了小兒麻痺症,瘸一輩子了!”

……

每天療養師們聽到最多的,就是類似這種詢問。這些剛從衛校畢業,連針都還沒紮熟練的女生們,耐著性子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我們這裡不是醫院,我們從來沒有說能治好任何病,只能幫您的身體做療養,或許對您的正規治療有幫助。”

這是林風的嚴格要求,任何人都不能提及治療兩個字。

很多人表示不解,明明是百分之百的治療成功率,為什麼就不能拿這個當宣傳?

“一旦承諾了治療,那我們的性質就變了,”林風在員工會議上強調,“不是我們怕承擔責任,是因為這就是規則。你們年紀還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以後你們慢慢就會明白的。”

話雖然這麼說,但吃瓜群眾卻不這麼認為。

“你們有沒有聽說啊,3樓的王大爺都快死了,去了那個什麼林風療養院治了一次,現在又能起來跑步了!”

“我也聽說了,我們單位有個同事的婆婆得了白內障,已經瞎了大半年了,就花了幾千塊錢,不光眼睛好了,還能幫忙帶孫子買菜做飯!”

“有沒有那麼神奇啊?”

“這是真的,我們單位領導酒精肝,去了一次就完全治好了,現在又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你說他要是沒治好,還敢這麼喝?”

“我聽小區的老人說,那裡的醫生都是仙女下凡,人漂亮,耐心又好,給你喝一口仙露,什麼病都好了。”

……

民間傳言的確是誇張了一點,也給人們造成了一些誤導,認為林風療養院就是醫院,而且是有神醫坐鎮的醫院,不用打針吃藥,不用吊瓶掛水,只需要幾分鐘就能把病完全治好。

口碑一起,更多的人決定來試一試,林風療養院的門口,逐漸變得車水馬龍,通往地鐵站的通道也開始繁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