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群人走上小舞臺上,先是省委代表、市委代表簡短的發言,然後是科學院代表接受劉工記者採訪和提問。

“請問劉工,奮進號的研發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之前外界一直沒有得到訊息?”

這明顯是一個華夏記者,對此劉工的回答是:兩年。

雖然不是真的,但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恐怕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天方夜譚。

幾輪問答後,外國那些記者終於得到了提問的機會。

“請問劉工,這輛列車真的能達到每小時2000公裡的高速?而且它的外殼那麼薄,你們能不能為乘客的安全提供保障?”

這幾個問題稍微有點尖銳,不過劉工顯然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速度我們可以親自體驗,至於安全性,如果你感到不放心,我可以向你介紹保險公司的業務員。”

“很多西方科學家認為,你們這是在閉門造車,根本不符合客觀規律,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劉工笑了笑說道:“沒錯,我們華夏是有閉門造車的說法,但還有一句話叫做故步自封,這兩句話我都回敬給有這種看法的西方科學家。很遺憾他們今天沒有來到現場,否則我還可以送他很多名言警句,比如自視甚高、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現場一陣鬨笑,大家覺得劉工這人簡直太逗了。很少有看到一個嚴謹的工程師會這麼調侃外界的評論,這也能夠看出他此時的心情很高興,並且相信奮進號的能力。

結束了沒什麼意義的記者會,省委、市委和科學院代表一起剪綵,然後大家魚貫而入。

林風跟隨人流走進車廂裡,發現原本空曠的車廂已經裝上了舒適的座椅,像和諧號那種排列方式。不過一邊只有兩個座位,而且車廂明顯要寬了很多,所以過道顯得很寬敞。

大概是為了站人吧,畢竟這以後就屬於城際交通,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多不勝數。

“各位尊敬的旅客,這裡是奮進號首次試執行,列車馬上就要出發,請您抓緊時間找到自己的座位並且入座。”

8節車廂只有300個人,所以空位置到處都是。一些攝影機架在過道上,對準了窗外,可能是想等下拍攝到外面的情景。

林風和老媽隨便選了個位置坐下,周圍是一些有幸上車的普通市民,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對著車裡的裝置指指點點。

<101nove.nn記者也在這節車廂,正對著攝像機嘰嘰呱呱。林風大概聽懂了他話裡的意思,說是今天來體驗奮進號,但並不看好,酸溜溜地讓大家期待結果。

說完了這些,他又換上一副興奮的表情,說他心情激動,期待著奮進號的表現。

尼妹啊,現在的記者都是這樣嗎,居然做了兩手準備,不管結果怎麼樣,他都能第一時間把訊息發回國內。

林風覺得他玷汙了記者這個名詞。

“各位尊敬的旅客,奮進號馬上就要啟動,請過道上的乘客抓緊扶手。下一站,涪城。”

“動了動了!”

旁邊的市民看著窗外的廣告,開始有點興奮起來。

“沒錯,現在列車已經啟動,不過我沒有什麼感覺,從窗外的景色來看,像是蝸牛在蠕動。”n記者同時看著窗外說到。

周圍其他人也是這種感覺,包括老媽在內,都覺得列車的速度很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