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研發啊,林風也知道這中間的大致程式。

一個工業産品從設計理念的提出,到最終成品的出爐,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牽扯到各個行業。小到機械加工,大到鋼鐵冶煉,靠任何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

但現在,正如司馬莉莉所說,有了超分子聚合材料,一切都變得那麼簡單了。

林風很快把一臺減速器加工成型,經過司馬莉莉的最佳化,這臺減速器比之前的體積小了一大半,但強度和耐用度卻成百上千倍地增加。

做完了一系列的改進,又生産並裝配了7節車廂,已經是5天之後的事情。容城到涪城總共130公裡的隧道已經完工,臨時線路也架設完成。

8節車廂被連線在一起,各種線路也接駁完畢,巨大的監控螢幕將自動切換訊號源,以便對列車進行實時監控。

正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場的氣氛很凝重,上百個技術人員不停傳來檢測完畢的報告聲。

“開始吧。”司馬莉莉說到。

“一切正常,可以啟動試驗1號。”

幾天不見這列新機車已經有臨時的名字了,不怎麼美,估計是司馬莉莉取的。

林風看著監控螢幕上不斷翻滾跳躍的數字,只用了10秒鐘,列車的速度就從0上升到了500公裡小時。

大家乘坐地鐵時有很強的加速感,但動車卻沒有,那是因為動車組加速時間長。

像這種10秒內從0到500,也只可能在實驗室裡才會發生。

“速度500,一切正常,繼續提速!”

總指揮的聲音開始有點激動了,目前試驗1號已經超越了之前的成績。

“速度750,一切正常,繼續提速!”

“速度1000,一切正常,繼續提速!”

超過1000公裡了,總指揮的聲音越來越高亢,林風的心也跟著向上提了提。

雖然對於擁有宇宙商城的他來說,這種級別的科技成果已經難入法眼,但能夠親眼見證歷史記錄被打破,也是挺讓人愉悅的事。

“速度1200,電壓降低!立即減速!”

出問題了?

總指揮的命令還沒得到執行,監控畫面上就爆出一團明亮的火花,是滑觸電源線和列車的連線點,一陣青煙之後,能夠看到滑觸線已經被燒斷了。

“立即過去檢視。”

司馬莉莉和幾個工程師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研究資料。好像在他們看來,剛才這個讓林風心跳不已的故障,就像家常便飯那麼平常。

他覺得有點怏怏,本以為今天能夠看到時速2000公裡的高速列車,結果才到1200就不行了。

“供電是最大的問題點,”司馬莉莉和他一起坐了下來,“目前還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經過她的粗淺解釋,林風也算大概明白了一些。

由於列車速度太快,所以電源線和列車間的接觸點很容易因為細微的震動,而産生極小的間隙。

哪怕是1微米,在列車加速,産生巨大電流的時候,都有可能産生電弧,然後造成事故。

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電力超高速列車就只能是一個計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