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別墅的材料差不多都到位了,差一點半點的就請人扛過河,用林博正的小麵包再拉回去就是了。

村裡人要去鎮上都是騎摩托或者電瓶車,有臨時的木橋,一點都不受影響。

大家都說了,林風家的別墅什麼時候弄好,李鳳虞住進了新房子,那座橋就什麼時候通車,讓林博峰和他請的那輛小貨車慢慢等吧,看誰耗得起。

因為老家的房子被拆掉一半,林風肯定不讓老媽去住了,就暫時搬去了林博正家裡。他家的房子是幾年前新造的,條件比林風家的老房子好了不少。

林風現在回去也要麻煩林博正一家,所以,近期他都不打算回家,老家的許多事,都交給林易在跑。

現在林易除了每天開車接送林風上下課,偶爾去幫他送點貨之外,另外一個工作就是跟老唐商量龍蝦館轉型的事。

老唐按著林風的意思要鍛煉一下他,先讓他自己想,結果讓老唐有點失望,林易的主意都沒有什麼創意。

終究還是學問少了,見識少了,經驗少了。

一個字,還太嫩,需要磨練。

最後老唐的意思是,做魚。

他認識不少養殖場老闆,又養龍蝦又養魚,所以貨源、質量和價格都能有保證。

這件事林風本來就打算放手讓他們去做,也就同意了,林易這時終於給了一點有用的意見,說等天氣再冷點,還可以混搭著賣羊肉。

自古魚羊就是絕配,剛好,宇宙商城也有調味料賣,要做起來幾乎沒有難度。

商量好之後,老唐馬上就聯系施工隊。

做魚就不能像小龍蝦那樣批次生産,所以兩個店的廚房都要重新佈置,老唐經營龍蝦館這麼多年,對這些都是熟門熟路,三兩天也就基本搞定。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林風的調料“配製”出來,馬上就可以趁著國慶長假,街上人流量大增的時候推出新品。

…………

紅燒魚調料和小龍蝦調味料是同一家公司,也是濃縮型的,它沒有小龍蝦調料那般火爆的銷售量,所以價格要便宜不少,一斤魚劃到5塊錢調料成本。

用水泡開後,就像芝麻粉調成的糊糊,聞起來有點辣辣的、香香的味道。

林易從街上買了一條八斤多的大白鰱,麻利地清洗幹淨,然後剁成大塊。

在所有淡水魚類中,林風覺得白鰱是最不好吃的一種,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它的肉質吃到嘴裡像棉花,小刺又多,稍不注意就被卡住喉嚨。以前他吃白鰱時,一般只吃肚子上那一片。

如果這調料把白鰱都能做好吃了,那麼別的魚肯定沒有問題。

鍋裡把水燒開,按照比例加入調料,等煮沸之後放入魚塊,悶燒五分鐘,起鍋。

麻辣鮮香的紅燒魚就做好了。

容城吃魚的口味特別重,水煮魚、麻辣魚、豆瓣魚、幹燒魚、烤魚、涼拌魚、火鍋魚……就連做酸菜魚都要放好多泡椒或者野山椒。

也有可能是水質的關系,如果沒有麻辣、辛香料的掩蓋,就會覺得有很重的腥味。

所以在容城,一般都是調料把魚蓋起來,再加上一層厚厚的、明晃晃的紅油,看起來挺有食慾,但稍微多吃幾塊就會膩了。

但是面前這盤魚和傳統的川味不同。

首先是它的調料都融在了湯裡,看起來很像西餐裡的玉米濃湯,淡淡的金黃色。

香味不是很濃鬱,還帶著像薄荷味般的清爽,有一絲甜,一絲酸,口感溫潤。

魚肉也完全變了樣子,白嫩嫩的看不出絲毫老的跡象,就像一塊內酯豆腐,用筷子一碰還會輕輕晃動,嫩滑可口,輕輕一抿就化在嘴裡,剩下的都是細小的魚刺。

就算是見識過小龍蝦調料的神奇美味,林風也仍舊止不住贊嘆,能把白鰱魚做出頂級鱈魚的口感,這調料真心吊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