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陝西鞏昌府,秦州西南的蟠冢山附近,李自成率領著六百李家軍活動於此。在徐霞客的帶領之下,在蟠冢山選擇合適的地帶,開闢新的根據地。

此刻,大隊人馬就像遊蕩的孤魂野鬼,穿梭於蟠冢山的樹林之中。徐霞客與李自成並肩而行,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徐霞客已經猜到了李自成的全盤計劃,知道其想要在整個陝西建立盡可能多的秘密根據地,暗中發展實力。

接觸的時日越久,徐霞客越發的佩服李自成,這個老大不像其他的起義軍那般,明目張膽的攻城略地,佔領一些重要地方,只圖一時的快意恩仇和享樂,更是毫無節制的發展實力,一點不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李自成卻完全不同,快意恩仇的同時,懂得弱化實力,減少朝廷的注意力。一直以來,曝露在明面上的兵力只是在兩三千左右,最近幾個月更是維持在一千左右。

因此,李家軍雖然很活躍,攻打城鎮縣城的行動不少,劫富濟貧的美名為百姓所熟知,但並未得到官軍的重點圍剿,被當作了流竄作案的匪盜。

行走之間,想起這些日子都得到的訊息,徐霞客都會忍不住的偷偷打量李自成,這位老大也太料事如神了吧~!時機更是把握的剛剛好,在西安府搞了那麼大的動靜,隨即快速撤離,遠離即將來的漩渦中心。

就在二月初,二十幾天之前,皇太極已經撤離了北京城,大明王朝的危機隨之解除。雖然各路援軍尾隨後金軍,趁機想要收回失陷的關內各州府。但是,毫無疑問,不出三兩個月,後金軍一定會退回關外,大明王朝的危機暫時完全解除!

到時候,崇禎帝沒有了危險,那他就會回過頭來,鎮壓陝西之亂,陝西與陝西之間的起義軍勢必首當其沖,其次就是一路往西,蔓延陝西全境。

老大的向西轉移,可以很好的避免與官軍主力對抗。儲存實力的同時,又能暗中建立勢力範圍,為將來的舉義旗蓄積力量!

很快,李家軍停了下來,每個士兵都在忙碌,開始清理草叢與樹林,開闢根據地村落的根基,像終南山根據地那般。

李自成面帶些許的笑意,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徐霞客就站在旁邊,和聲的說道:“老大,我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李自成的心情很不錯,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終南山的根據就已經初具規模,總人口達到了五千多人,遠遠超乎他的預料。此時此刻,李自成依舊沉浸在這種成就感的得意之中,回頭看了一眼徐霞客,朗聲說道:“徐先生,咱們相處了這麼久,你還不瞭解我李自成的為人嗎?有話盡管直講,但說無妨!”

“老大,隨著根據地的越來越多,需要的管理人員就會越來越多。不可能每建立一個根據地,就將李長茂大老遠的叫過來。這樣費時費力還不說,李長茂也分身乏力,不可能全都照顧得到啊。”

此言一出,振聾發聵,將李自成從得意中拉回理性,不禁深思起來,回味徐霞客所講。不錯,李長茂一人之力不可能管理全部的根據地,同時掌控太華山附近和終南山的根據地已是極限。畢竟,根據地的面積和人口雖然不大不多,但很分散,關鍵還不能曝光!

一直以來,李自成都將主要精力在哪裡建立根據地?如何壯大李家軍,並將其肢解,分散到一個個根據地之中。

然而,李自成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根據地的管理人員。根據地的軍隊負責人很好辦,直接安排一個手下幹將即可。可是,日常事務的管理人員卻不同,必須是一個文化人,既要懂得管理錢糧,也要將根據地的日常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讓根據地的百姓安居樂業。

這樣的管理人員不僅要能夠識文斷字,還有管理一村、一縣的才能。管理偌大的根據地,考驗的還有耐心,畢竟日常事務繁雜,最需要細心與耐心。

而且,從始至終,李自成就從未想過將行政與軍權歸於一人之手,根據地必須是兩權或者三權鼎立的局面,這樣才有利他對根據地的掌控!

一念及此,李自成更加意識到對文人的急需性和迫切性!

想到這裡,李自成從深思中清醒過來,看向徐霞客,誠懇地問道:“徐先生,我實在沒有好的辦法,可以從哪裡找到大量的文人,具有管理根據地日常事務的能力。”

既然提出了這個個問題,徐霞客可定有解決的辦法,聽到李自成的詢問之言,不答反問道:“老大,年前的江南之行,在南京之時,您是否還記得屬下提起的那個複社?”

“嗯,還記得,複社就是文人墨客切磋學文的組織,揣摩八股文佔據著主要話題,成員多是東林黨後人,不時會針砭時弊,討論國家大事。”李自成點點頭,神色很是平靜,並未理解徐霞客的意思。

“老大,你說的不錯,複社確實是這種情況。可是,您忽略了一點,複社幾乎網路了天下英才,囊括了在各方面具有一定造詣的文人,其中的名人賢士甚多,也不只是只懂得八股文。”

徐霞客停頓了一下,為了更加明確自己的意思,增加信服力,隨即提起了幾個人。

“像複社的領袖之一的吳應箕,雖是文人,卻是錚錚鐵骨,性情剛傲、耿介、執著,坦率直言,才思敏捷,見解獨到,往往能夠看到時局的要害之處。胸懷匡扶社稷之心,心有救黎民於水火之責。”

“還有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別看年紀輕輕只有十九歲,卻熟讀經史子集,具有詭辯之才,還懂得西洋之學,宋應星精通的那些機械之理,他也兼而學之。”

“王餘佑,不僅是一個文人墨客,還懂得排兵布陣,早年從師孫奇逢,習得兵法。”

“薛鳳祚,年僅二十,懂得天文歷法,精通術數,兼通中西方歷法演算。成年之時,就遊歷天下,結交有識之士,與西洋人探討術數,研究機械運轉之理。”

......

一個個年輕有為的名人名士蹦出,徐霞客就像如數家珍,張口就出。看到李自成極為重視宋應星,尤其是這位老友在天文歷法、農學和機械方面的才能。徐霞客介紹複社的成員之時,重點偏向精通火器、機械、天文歷法等等方面的人才。

一開始的時候,李自成還只是聽得微微點頭,並不是很重視。然而,徐霞客隨後的講述,正中他的下懷,不僅腦海裡浮想聯翩,眼中的亮光更是頻頻射出,晶瑩流轉,心思開始活躍起來。

如果能夠控制住複社,那麼他李自成就能招攬天下英才,尤其是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文人。

比如方以智之類的文人,雖然年紀輕輕,但發展的潛力極大。如果將這一類人招入麾下,那麼,對於火器的研發和製造,將會達到新的高度!

還有薛鳳祚,有了這樣的人才,即便是夜裡急行軍,觀星定位,也能到達目的地,不至於迷了方向。而且,精通於術數,那大軍的糧銀就有了賬房先生,收支用度,都能夠有一個明細和規劃。

像吳應箕這樣的人才,完全可以幫助他打理根據地。剛正不阿的性格,還有體恤百姓艱苦之情,那他就不可能與掌管軍隊之人同流合汙!

李自成越想越激動,變得眉開眼笑起來,心裡開始暗自盤算,如何拿下複社,從而挖取那些文人,為己所用!

然而,片刻之後,李自成卻無絲毫頭緒,眉頭緊皺,隨即望向徐霞客:“徐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該怎樣做,才能控制住複社,將裡面的有才之人為我所用?”

“老大,就在今年下半年,複社有一個金陵大會,只要您能一鳴驚人,獲得文人的認可,雖不能控制住複社,卻也能獲得一席之地,招攬一些人才。天長日久,咱們可以徐徐圖之,一點一點的從裡面挖取人才。反正,咱們的根據地還不多,並不是非常急需管理之人的時候。”

聞聽此言,李自成眼前一亮,頓時明白了徐霞客的意思,這是想讓自己仿效年前的江南之行,來一個長篇大論,從而震懾群雄,博得志同道合之人,汲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