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泉村,翟小帥讓耿小輝驅車四處轉了一圈,發現現在的清泉村跟原來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鎮上的所有建築全部被拆除了,以小清河為界,清泉村被劃分成了二個明顯的區塊,河以北為生活居住區,河以南為娛樂休閒區。

小清河以北原來的古街,南半段改成了回字的型的商業街,商業街四面各一條特色商業街道圍著中間的商場,功能區劃合理也特色鮮明;北半段則新建了一棟同樣是回字型3456層螺旋上升的居民樓居中而建,東西二翼的山坡上小院和多層錯落向上。

原來的省道,改成了條石鋪裝的道路,禁止貨車通行,道路東邊往南是幾排各具特色的獨棟小樓,往北是小學,文化宮和醫院等建築,一條綠道與花圃相伴的水渠縱貫東西,將各功能區進行了分隔,且在各功能區增添了一些小水池,水車,雕塑等,讓整個小鎮變得清秀靈動而富有生氣。

小清河以南原來的高大樹林被全部保留並被保護了起來,林間補種了低矮的花草,中間加了鵝卵石小道,原來路旁的空地上加了小亭子和石桌石凳,還有一些健身器材,開方式的樹林門口立了一個碑,上書‘清泉公園’。

清泉公園對面,原來的雜亂的房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樣式不一但風格近似的居民樓,辦公樓,電影院,及吃飯住宿休閒為一體的旅客服務中心取代,在外觀旁邊一下,感覺整體佈局非常不錯。

逛了一圈後,翟小帥讓耿小輝把車子停在了旅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給放假後沒回家執意留在清泉村等著翟小帥回來的文煊打了個電話,然後信步來到‘清泉公園’,看著對面的一個叫‘南山學苑’建築感覺有些詫異,印象中的規劃上似乎沒有這個‘南山學苑’。

於是駐足好奇的打量起眼前這個仿古建築,並且覺得二邊篆刻的“吃喝用度皆學問,能說會用是人才”楹聯也非常有意思。

正琢磨著的時候,只見文煊笑盈盈的從南山學苑裡面走了出來,笑著對翟小帥喊了一聲。

“老闆,你回來了。”

翟小帥笑著點點頭,然後指著她身後的牌匾問道。

“嗯,你怎麼從這裡面出來了?這個南山學苑是什麼情況?我記得這裡規劃中好像是圖書館吧?”

文煊笑著解釋道。

“是的,規劃中是圖書館,不過後來因為實際需要,就稍稍變更了一下方案和規劃。”

因為實際需要而變更,這一下,翟小帥更好奇了。

“哦,說說怎麼回事?”

文煊不緊不慢的說道。

“因為清泉村完全是按現代城市的標準建築的,很多村民沒用過自來水,沒用過天然氣,沒有過閉路電視,也沒用過電腦,還不知道垃圾需要分類回收;為了教會大家怎麼用,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垃圾能正常分類回收方便處理,我們討論後決定:設立一個專門用於教授村民日常生活技能的地方,大家一合計就決定在這建一個培訓基地,這後面是南山,所以就叫‘南山學苑’了。”

主意非常不錯,但對於簡單培訓一下就能教會很多都沒讀過書的普通村民使用現代化設施並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翟小帥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想法很好,效果怎麼樣?要知道,我們這裡很多年紀大的村民其實都沒有上過學的。”

文煊呵呵一笑。

“起初確實很難,配合度也不高,不過當我們推出‘合格准入和兌換政策’後,村民們一下子就變得熱情起來,而且理解能力和學習速度也一下就飈上去了。”

“飈?”

對這個說法,翟小帥非常訝異,而文煊不等發問繼續解釋道。

“是的,原來他們理解有些吃力的,後來在我們的講解後,他們自發的互助啟發教學,把我們講解的話說和方法,翻譯成了你們本地的方言和說法,很快大家就都學會和掌握了。”

有點意思,看來這是那二個政策之功了,不由更是好奇起來,這二個政策是怎麼回事。

“哦,這麼神奇!說說什麼是‘合格准入和兌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