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對手情況
章節報錯
聽到翟小帥這麼說,程文星又拿出幾份資料,擺到桌面上;翟小帥拿起資料仔細看了起來:
新浪。
1998年12月,正式成立。
1999年2月,新浪網宣佈獲得包括高盛銀行在內的海外風險投資2500萬美金,這在當時是國內網路公司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
1999年1月28日,原華登國際投資集團的副總裁茅道林被聘為新浪網常務副總裁。
1999年3月,矽谷歸來的沙正治攜50萬美元投資加盟新浪。王志東力挺其擔任ceo。沙正治卻為初創的新浪帶來巨大的品牌效應。新浪的員工感嘆說,沙正治的到來讓他們感受到新浪不再是一家中關村的小公司,而是真正的全球華人網路門戶。
1999年4月,新浪網全面改版,實現了中國大陸、臺灣、北美兩岸三地的全面整合。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新浪快速全面的報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因此在nic的網際網路網站排名中獲得了第一名。
1999年9月3日,由於處理原合併前兩大公司的融合不成功,導致新上任僅半年的沙正治和他管轄的矽谷職業經理人集體離職,王志東兼任ceo。
1999年11月,新浪網完成了6000萬美元的融資。
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併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入口網站;發行價為17美元,上市市值為34億美元。就在它上市的前一個月,納斯達克指數達到5048.62的高峰,受此影響,國外市場對其資本表現也相當看好,上市後股價也一路上漲,最高達到50美元。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9.11事件”及收購陽光衛視的影響,新浪股價一度跌至1.02美元。股權複雜的的新浪,內部矛盾也開始爆發,王志東試圖乘華爾街自顧不暇之機,按業務“把新浪拆了”。
2001年6月1日,新浪董事會以一票棄權、四票贊同免去王志東的ceo及董事職務。
2001年10月1日,新浪網收購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29的股份,併合資成立陽光文化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估算,2001年,新浪全年的營業收入為2400萬美元左右,營業總收入增長了2.3左右,其中主要收入來源的廣告收入不增反跌,預計同比下跌約1.5左右,試算總支出在4500萬美元左右,虧損2100萬美元上下。
至於具體業務,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老大,新浪什麼都做,門戶,搜尋,網購,論壇,工具條,郵箱,聊天室,它全部都有,但是什麼都做不精通,聽說他們內部還在開發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代號叫‘uc’。
而且,相較於星辰科技已全面切換的動態網頁技術,新浪的技術也落後,很多網頁還是用的靜態網頁技術。
網易。
1997年6月,正式成立。
1997年11月,網易推出中國第一家免費郵箱系統。
1998年5月,網易開始向入口網站模式轉型,並迅速發展成為與新浪、搜狐一同齊名的“三大門戶”。
1999年1月,被專業機構評為“中國網際網路絡十佳網站”,成為最受中國網民歡迎的網站。
2000年6月30日,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5.5美元,上市市值為4.65億美元。
2001年1月,加入中國移動集團移動夢網,進軍手機簡訊息市場。
2001年2月,與灣灣最大的旅遊網站anyay旅遊網宣佈聯合開通一網兩岸三地遊。
2001年7月,網易的主頁掛出“網易拍賣”的連結,正式殺入電子商務市場。
2001年7月,易趣網出示了網易抄襲易趣的眾多證據,稱網易大幅度抄襲易趣網網頁與原始碼,侵害了易趣智慧財產權及網民利益,二易在電商領域打起了口水戰。
2001年,因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網易股價狂跌不止,從15.5美元,跌到了0.51美元,按照納斯達克的規定,3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美元,就要退市。網易投資者,不甘心被就此摘牌,“1美元保衛戰”打響。直到9月,網易因財報造假,被納斯達克停牌,保衛戰才暫時停止。
與此同時,引進的ceo黎景輝與丁壘陷入內部權鬥,前者的“派系”甚至試圖趕走創始人丁壘。
坊間傳聞,包括創始人丁壘在內的投資人幾度尋求賣掉網易,但因財務審計問題都被終止。
2001年 12月網易推出自主開發的大型網路角色扮演遊戲《大話西遊onine》。
估算,2001年,網易全年的收入相比2000年是下降的,總營收約為2,800萬元人民幣(350萬美元),淨虧損約為2.3億元人民幣(2,800萬美元),即每股美國存托股淨虧損0.93美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相較於新浪收入主要依賴廣告收入來說,網易的收入則比較均衡,除了網際網路廣告收入,簡訊、線上遊戲、收費郵箱、同城約會與交友服務專案等非廣告收入來源增長也比較可觀,其中線上遊戲“大話西遊onine”在2001年底開通,同城約會則在當季開始收費。從非廣告收入的增長情況看,線上遊戲啟動更快、動量更大,也表明網易正在從入口網站向外尋求突破。<。
1999年成立,總部設於香江。
2000年3月,在香江上市,從上市後,走上了與其它三大入口網站上市後不同的道路,開始了收購之旅,而且收購的步伐越走越快。據統計,to在上市後,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實施17了項併購,平均一個月收購1.4個公司,價值總額達22億港元,約合2.82億美元。而且到目前為止,收購的加速度還在遞增。其收購可是說是,可以說是‘生冷不忌,只要是相中的,不論好壞,全部“照單收購”。
翟小帥看完資料,認真總結了一個,得出一個結論:
前二家公司,雖然都是上市公司,但都是表面光鮮,公司的情況都不太理想,營收減少,正在虧損,盈利前景存疑,被全球it下行趨勢裹挾,自身存在內部管理混亂和外部回報壓力的情形,雖然都有還算充沛的現金流,但抗風險能力並不強;而且現在二家公司,股價都處於歷史低位,如果遭遇‘黑天鵝’,投資者的信心可能會被擊碎。
至於,第三家,就是一個不差錢的土豪,一個字,就是‘買!’‘買!’‘買!’
喜歡夢迴2001請大家收藏:()夢迴200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