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心同萬物
章節報錯
修行界流傳著,人一落地本來就是永享長生,只是天道奪走了生命,百年是普通人限制,修士亦有大限。
所以修行就是不斷向天道奪回生命,進一步獲得天道權杖,直到神境,完全脫離天道管控,有一定話語權。
也就是說,神境高手有與天道對話資格。
想要踏入神境高手重重困難,若是聖人是天選之人,那麼神境就是賜予命運之人,奪了天道權利試想下,上天會給自己製造強敵麼?
所以,想要踏入神境都是億萬年不出高手,時代翹楚,思維、智慧、想法,皆是與眾不同,對於修行有著獨特技巧。
可以說,十全武功,十成文才,與這種高手一起可以找到一股向上的勁兒,不撞牆不死心決心。
一萬個聖人中也找不出一名神境高手,到達聖人已經耗盡了畢生潛能,萬年時間一過,亦是魂入地府。
想到這裡,李鮮蓮倏忽間又想到雷五法,此子曾說雷家乃是遠古雷神後裔,體內流淌著制裁之血脈,現在看來皆是吹噓之詞,雷家之祖不過參悟了一些雷法。
甚至連聖人都不是,若真是高手,手可通天,目達法界,洞悉陰陽,劫數、命運變換之間,自有法門回溯過去,照見未來,至少留下血脈神通不是問題。
一心五萬用,早已經參透明雷天經真諦,現在看來就是一些淺薄道理,比起大道神通差遠了,聖華經亦是如此。
倒不是李鮮蓮小瞧這些功法,隨著境界提高目光亦是高遠,王者境界也可一方稱霸,攪亂天綱睥睨十方。
若想要開創破除資質功法還差不少,需要知識大道至理累積,只有不斷打破認識壁壘,提高自身實力,高覺悟、高天賦,才能完成。
破除資質就是與天地鬥智,向天奪回命運權杖,不是神境就有了逆天反道思維,同境界無人能與其並肩,方向標永遠是站在生靈第一位置。
李鮮蓮倒不是高談闊論,無上真理就是他的底蘊,未來逆天之源泉,真理不被天地束縛,縱橫五行,如今又得太陽太陰之法,更能參悟天地之道。
“無上真理與最強法是同級別,後者乃是天道賜予力量,真理卻是開啟心中力量鑰匙大門,雖現在不如太陽太陰之法,若是參悟出什麼,才是屬於自己力量。”皇甫鳳青道,這番話像是繞口令一樣,只有高手才能聽懂。
總之一言以蔽之,力量只有掌握自身手中才是真正強大、掌握。
此女不愧是最強法傳承者,元神浩蕩,心算龐大,略微參悟就已經踏入尊者境界,誕生法力之初太陽太陰之法讓她戰力更是橫掃大陸。
如今有了法力就能源源不斷藉助太陽神力、太陰神力,任何高手都要避而遠之,能被當世第一法選中都是氣數通天,睥睨天下高手。
“心中之力是否蘊含著至高力量!連天道都要避之,唯恐修士參悟這種力量,匪夷所思。”皇甫鳳青又看向李鮮蓮道:“現在更能確定,無上真理就是皇上功法,與其共出同源,正是皇上佈局。”
“也只有皇上的境界能通人心,故而開創出無上真理,這就是作為朝廷引導者裨益之處,真正知道天下人想要什麼,那就是破除資質!永享長生。”黃尊雖沒有見過天理皇帝,卻是十分佩服,在所難免。
無上真理意境就是破除資質,不在受天地束縛只要有心就能修行,而不是有心無力,誠惶誠恐不甘死去。
不過,無上真理遠做不到破除資質,還需要人來完善,修飾,這也就是選中李鮮蓮最大原因,四十多個兄弟中,也只有他能有機會實現,否則遙遙無望。
“得了太陽太陰之法,倒是有希望可以做到這一點。”皇甫鳳青又道:“真讓人期待,沒有了資質束縛,屬於修行的時代才是開啟,天下人都能成為修士,而不是陸續死去,可恨天道讓多少天理子民含淚老死。”
皇甫鳳青雖是被天道選中之人,但卻並不是認可資質,黃尊也是不認可,資質如何能決定人的命運?真正決定命運應該是心靈才對。
“不錯,天下人想要修行,那就給他們便是。”李鮮蓮心算強大,早就想明白了,無上真理與皇帝有關,也只有他才能佈局未來,又道:“這是一種境界,超越古今往來任何修士思維,聞之敬畏。”
“你倒是讓我另眼相看。”皇甫鳳青與李鮮蓮之間沒有隔閡,互傳真理,猶如締結契約,回想起來亦覺得命運變化玄妙。當初李鮮蓮得到皇帝召見,朝聖宮,皇甫鳳青曾出言譏笑過他,往事雲煙,早不記得。
“這沒什麼,身居其位就要盡所職。”李鮮蓮擺手又道:“皆是為天下子民做事,未來應該休慼與共。”
“當然,也只有我們三人一心為公,心懷蒼生。”皇甫鳳青言語堅定,志向高遠,潛心篤志。
“天下大勢變化厲害,聖人亦不能長生,若想救天下子民水火,需自身實力剛強,打鐵還需自身硬。”黃尊點頭。
“不錯,建設天理任重道遠。”李鮮蓮若有所指,言語離去。
“也好,我們三人分工明確,鮮蓮對外,而我延續皇上的理念,文治武功缺一不可。”皇甫鳳青點頭。
天理皇帝推崇政治、武功、道德禮法,需從小抓起,這就是需要學府推動,故而全國各地、大到州地,小到鄉村,皆在建設,其中需要巨大財力支援,李鮮蓮得知千國曆史就有一位皇帝,大肆建立學府,透支國庫,難以運轉,陡然瓦解,覺得可惜。
若是在此之前或許無法完成,現在朝廷上下一致,內憂已除,自然可以放手大幹一場,再加上幽龍閣日進萬金,倒也不怕傾盡錢財。
“好,動用常家那群苦役最合適不過,省去不少錢財。”李鮮蓮道。
“動用苦役只是一部分,幫助貧困人員才是重點,這等於間接性給他們發放錢財,既不會養出懶惰之心,也能完成學府大事。”皇甫鳳青對於經濟執行、政治大局,亦是逸群之才,不是他能比喻的。
喜歡承天傳請大家收藏:()承天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