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閣老慎言。”

趙天平見這老頭子實在有活得不耐煩的嫌疑,連忙敢在清宴帝開口之前,喝止了他繼續作死的行為。

徐鼎之剛才也是一時情急。

現在反應過來,立即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連忙磕頭。

清宴帝卻像沒聽到那些。

早在做這個決定時,他就已經明白會遇到多少阻力和反對。

但既然是她堅持要做,他便為她掃清障礙,而她,只管前行就好。

徐鼎之不知磕了多久,頭都快要磕破,清宴帝手上的筆才終於停下。

叫了趙天平過來,把他寫的東西遞過去。

他也起來整理衣袖,準備回棲鳳宮去陪妻女吃飯。

趙天平看了眼他寫的那些內容,頓時也覺得頭皮發麻。

上面寫著:即日起,太醫院舉行考績,每逢三、九月小考,每年六月大考,考試內容為醫理常識以及實病操練,若有不合格者,罷黜。

這規矩可以說定得格外簡單明瞭,也相當嚴厲。

不容置喙。

自大齊創立以來,太醫院從未經歷過此番之大變革。

得知這個訊息的太醫院頓時沸騰。

那些之前好不容易用各種手段混進太醫院,以為得到了金飯碗的東郭先生們,個個汗如雨下,紛紛表示抗議。

可他們忘了清宴帝的鐵腕手段。

一通雷厲風行的處置之後,新規強制推行。

同時,還以訓練太醫們的專業技術為名,給眾太醫加課,請的那些個老師,就是徐鼎之名單上的那些。

皇后還特別要求,醫官應與太醫們一同上課,除了考核時所考題目與正職太醫稍不相同之外,其餘一視同仁。

另外,每月要在皇城外設一次義診。

這已經不是大齊之前有沒有這種規矩的問題,而是這片大陸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皇城御醫為百姓看診的先例。

帝后此舉自然遭到眾人議論,民聲沸騰。

但這其中褒貶不一,無法一概而論,而此舉究竟是利是弊,也只能交予後世評說。

但總之,這項新規是推行下去了。

制定這些條例的雲若璃以為會遇到很多阻礙,但好像除了朝堂上一些風言風語之外,也沒有更多實質意義上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