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小桌子的正上方懸掛著一顆白熾燈泡,40瓦,是他晚上寫作業用的。一般晚上都不開這盞燈,因為很耗電。雖然此時的電費也才四五毛一度電,但是能節省的還是要節省。姑爺爺最不喜歡的就是鋪張浪費了。小桌子的正前方則是這間屋子的正門,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楊青他們家的正門是朝著東面,但是卻是偏北的。因為這樣的話,裡屋的母子兩個更加的安全。

楊青推開門,這個時候已經是事發的第二天傍晚了,這也是為什麼他母親會感覺到累的原因了,都是擔心受怕啊!說到底還是楊青惹的禍。這讓他越發地感到愧疚了。

正門口有一個南北長約18米,東西長約12米的空地,出了正門口一條通往前方大堤上的羊腸小道意外,其他的地方都被點上了黃豆,這時秋忙剛剛結束,而楊青也才剛上二年級。不得不說,農村的地方就是大,每家每戶都有這麼大的地盤!在後世這可不是一塊小地盤了。

楊青他們家的後方還有一塊兩米寬的地方,然後再向西就是一條三米寬的河,也是一條沒有名字的小河。楊青他們家正門的右手邊,大概1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坑,那個坑還是砌房子的時候挑那個河堤的時候順帶挖出來的。

楊青剛走出屋,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就看到他二叔騎著腳踏車過來了。

“青兒啊,起來啦?走,叫上你媽媽,剛好去二叔家姑爺爺家),吃晚飯!”

楊青的二叔是一個退役沒多久計程車兵,並且他還是一個知識分子,黨員,從部隊回來以後,被分配到了縣醫院工作,至於究竟做什麼,楊青小時候從來都沒瞭解過。但是楊青知道二叔有一個很牛的技能,他能隨時隨地準確地說出時間!甚至能夠說出剛才那件事情過後過了幾多久,能夠精確到分鐘。

在楊青的記憶中,他的姑爺爺是一個既威嚴又慈祥的老人。姑爺爺曾經是一名老幹部,身上自然而然地帶上了那麼一分威嚴的氣勢。但是,姑爺爺他卻非常的喜歡孩子,對孩子們非常的好。他的口袋裡經常會放一些硬糖水果糖),見到孩子們就會給上一些。

哪怕是“多年沒見”,但是楊青依然記得姑爺爺的愛好,他最喜歡吃的是姑奶奶做的紅燒肉,還要是肥中帶瘦的那種,他最大的愛好是打麻將,往往能一坐就是一個下午……並且,楊青還記得姑爺爺第一次和他見面的時候說的那句話:“你沒有爺爺奶奶,要是不嫌棄的話,叫我爺爺就行了!”

正是因為這句話,在楊青的心中,姑爺爺和姑奶奶就是爺爺奶奶。

“爸,我們回來了。”二叔還沒有走進門,就直接在院子外面喊道。

“爺爺,我來了。”

“好,好,身體好些了?”

“嗯,好了,已經沒事了。”說完,楊青還在原地蹦了兩下。

“沒事了就好,下次可別逞強了。”

“是!”

“洗洗手,吃飯吧。你奶奶可是給你煮了你最愛的紅燒魚鯽魚),對了,你媽呢?”

“我坐二叔的自行)車過來的,媽媽等一會兒就到了。”

“嗯!那就好,你已經有一天沒上課了,別把功課給拉下了,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就問,知道嗎?”

“我知道了。”

爺爺的家有兩間屋子,一間是坐北朝南的主房,一間是坐西朝東的廚房。主房有三間,最中間的也是最大的客廳,左右兩邊則是東西廂房,也被稱為東房和西房。廚房卻和楊青的家一樣大,甚至構造也是一樣大的,唯一的差別就是楊青他們家外牆壁上刷上了水泥,而爺爺家無論是廚房還是主房都沒有刷。

廚房和主房的西房之間有一個能夠容納一輛轎車透過的走道,上面搭了一個棚子,棚子上爬滿了葡萄架子,每到夏天的時候,這裡就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主房的正門口和廚房的正門口則是一片水泥場,上面曬滿了豆萁,二叔雖然在縣城有工作,但是家裡的地也是他們三兄弟相互照看著。他們會輪流回來幹些農活,這片水泥地上正在曬著的豆萁就是二叔弄得。

這個時候,奶奶從廚房裡端著兩個大盤子走了過來,楊青一看,立刻跑過去將碗接了過來,“奶奶!”

“青子,你好點了嗎?”

“嗯,好些了!”

楊青將盛滿紅燒魚的盤子放到了客廳裡面的四方桌上。在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有這麼一個四方桌。然後,楊青一路小跑,走到廚房裡,洗了洗手,然後掀起木頭鍋蓋,用鏟子開始盛飯。

“呀,青子能夠裝飯了啊?”奶奶走了進來。

“那個,奶奶,能不能將鍋巴留下來?然後用油炸了吃?”

農村裡煮飯都是土灶,然後用鐵鍋煮。奶奶他們家的灶臺還比較大,上面有三口鍋,一大一小,外帶一個中鍋。飯就是煮在裡鍋裡,也是大鍋,所以這也是一種大鍋飯的說法。

“那好,等下我去添兩把火。”

這個灶臺因為是土灶的關系,燒飯做菜的時候都是需要往灶臺裡面新增稻草,麥稈等材料,所以掌控火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火大了,飯菜就胡了,要是火小了,這裡面的火就容易熄滅,半天也燒不出一個菜來。能夠熟練掌控火候的高手,在煮飯的時候是不會煮出鍋巴來的,當然想要鍋巴對他們來說也就是再添一兩把火的事情。

吃飯的時候,爺爺突然問道:“你生病一天,沒有去上課,要找個機會將功課給補回來知道嗎?”

“爺爺,放心吧這些功課沒問題的。我能夠趕回進度的。”

“嗯,那就好,那就好。”

老人家並沒有多說些什麼,但是從他的話,從他的眼神中依稀能夠辨別出,他確實非常的關心楊青。楊青自然明白這一點,因此他也不希望自己辜負老人家的好意。

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