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吳元成功地說服了大嫂,兄弟兩家總共十二口人,從洞庭湖畔遷徙四川定居。

從湖南洞庭湖畔遷徙到川東涪江一帶,有兩千裡左右的路程。對古人來說,實在遙遠!

而且古時候不比現代社會,哪怕是和平年代,古代出遠門也極其危險……容易遇到各種土匪和亂民。還有路途盤纏花費也高。

好在吳始和吳元兩兄弟本來就不是普通人,作為民間修行者“陰陽先生”,身負玄門術法手段,基本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至於盤纏花費……可以一路走一路賺嘛!

踏上西行之路的兄弟倆,終於在雍正十一年1733)抵達了川東地區涪北縣城治下的兩河鎮。

在兩河鎮的渡口碼頭,吳元看著來往的船隻貨物,滿意地點頭說道。

“這地方不錯,龍盤虎踞,龜蛇纏繞性命堅。是塊風水寶地。難怪一個小鎮,能依靠著鎮外流經的涪江繁榮起來。”

吳始問他。

“弟弟,那咱們就在這兒定居了?”

吳元攤手。

“兄長,剛才我已經問過了,要在鎮內定居,咱倆的錢暫時不太夠。而且官府對於這種人口本來就多的地方,分配的土地不會太好。更何況……”

他突然壓低聲音。

“我大概算了一下,兩河鎮是連線川東渝城和成都府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天下有變,怕是會首當其衝。不然我們逆流而上,往山裡走,這樣既能讓官府多分我們肥沃的土地,還更安全。”

吳始點點頭。

“行,反正我比較笨,這些事兒都聽弟弟你……還有我家夫人的。”

好嘛!

果然是個怕老婆的“耙耳朵”啊,非常適合川渝這地方。

於是,兄弟倆帶著家人逆流而上,進了山裡。一路走一路尋找,最後終於在一棵大榕樹前停了下來。

吳元看著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滿意地拍拍手。

“兄長,我覺得這裡不錯。大嫂你覺得呢?”

他知道,一般這種“家務事”都是自家大嫂在做主。自家大哥除了修行之外,對別的事兒都不感興趣……

吳始的妻子笑道。

“小叔精通風水命理卜算,你說這裡好,那肯定是不錯的。都聽小叔的。”

於是,兄弟倆就以這棵大榕樹為標記,在它附近不遠處的一條狹長的山間谷底裡建屋、開荒、墾田……

隨著一代代子孫後代的繁衍,就逐漸變成了現在的“吳家村”了。

聽完了我爸講述的吳家村先祖的故事,我其實心裡稍微有些失望。

因為,感覺有點平淡啊!

我原本以為,在幾百年前的古代,這種拖家帶口、跋涉兩千裡的遙遠遷徙之路……肯定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傳奇冒險色彩。在路途中肯定遇到各種危險,會有各種扣人心絃的故事流傳下來。

尤其,吳家村這兩位先祖還是民間修行者“陰陽先生”呢!

那不得有許多抓鬼降妖的故事嗎?

但好像都沒有啊。

也不知道是真的就那麼順利,還是一代代後人給遺忘了,沒有傳承下來。

畢竟,自從吳始和吳元這兩位吳家村的“立村”老祖宗之後,沒再聽說吳家再出過修行之人了……甚至連所謂“吃陰人飯”的靈異行當職業都沒再有了。

我撓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