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空間通道搭建成功後,飛星迴航就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母艦外部延展的結構開始收縮,外出勘探的飛行器也逐漸歸巢。

民眾的生活倒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無論是物資,還是精神娛樂方面,都不缺少,但進入摺疊空間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還是讓整個飛星,籠罩在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中。

一些極端的人,甚至已經買好了休眠倉,準備沉睡個二十五年。

其實飛星在摺疊空間內,除了偶爾的射線干擾,真的跟在外面沒什麼差別。

但畢竟是進入了扭曲的空間,很多人心裡毛毛的,這種不安的情緒,在透過觀光玻璃看向外界環境時更加。

摺疊空間是依靠引石、斥石等空間礦石,按照一定數量配比和位置擺放,強行搭建的通道,內部環境詭譎,時而漆黑沉寂、時而電光亂閃,時而捲動光線,時而吞吐塵埃。

在這樣不定的環境中航行二十五年之久,任誰都會擔心發生意外,有時候哪怕很輕微的疏忽,都有可引起連鎖反應,讓飛星的防禦崩潰。

不安的情緒滋生。

一些公司考慮現狀,便允許職員在家中上班。

各行各業機器代替手工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其實除了一些創新行業、和科研機構,剩下的絕大部分行業都用不著人力,之所以之前還保留著一定比例的工作崗位,是讓很多人實現人生價值用的。

現如今部分電視臺的排片,已經排到了二十五年後,然後把所有人都趕回家。

不過還有一些電視節目始終保持著運營。

華區三臺就是其一。

自從“探望故鄉”的節目熄火之後,梁良被調到了別的專案組。

這個專案的點子是臺長趙銘峰提出來的,講的是看似和平的宇宙中,若突然冒出來一夥強盜,想要劫持飛星,他們有什麼途徑登陸,而我們又能做什麼防範。

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每期都會請流量嘉賓保證收視,同時也會請相關部門的專家,兩兩組隊,一方擔任防守方,一方擔任劫持方,防守方需要做的是熟悉飛星每個區域的構造,排兵佈陣,而劫持方則要想盡辦法弄到飛星相關情報,從而找到防守薄弱的地方進攻。

節目的意義是讓觀眾更加了解飛星各個區域的作用,培養憂患意識。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很快就得到了內部會議的透過,然後專案組以及贊助,一條龍搞定,節目還未開播,就吸引了不少人翹首期盼。

通道搭建後半年,飛星正式進入摺疊空間。

……

轟隆。

隨著底部燃料燃燒,與水接觸噴湧出大量的水蒸氣,一艘運載著飛船部件的火箭,在藍星華國甘區順利起飛。

距離約定的離開時間,只剩下半年不到,關於宇宙飛船的建造正如火如荼進行。

雖說只是一個人使用的飛船,但考慮到今後不再回來,各種功能肯定要搭建齊全,操縱區、生活區、休閒區、養殖區、儲存區、實驗區……

不同的倉室都要規劃到位,並且還要考慮到與元一的本體衛星相連線,以及留出位置以後擴建,要做的工作著實不少。

而這還只是硬體方面,至於程式,鄭鐸可以直接接入元一。

但考慮到飛船分工比較多,全由元一負責,稍微有些混亂,而且進入太空之後不確定因素較多,於是在元一系統的基礎上又搞了一套備用系統。

鄭鐸給這套程式取名小乙,利用自身程式設計的十級技能,賦予了她聽話仔細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