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爭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航藍星,這個替代方案安全性是最高的,無論哪個備選行星都不如這個第一家園知根知底。
但正因為知根知底,現在藍星的環境,值不值得飛星迴去,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六十年前才從藍星逃出來,這下又回去,不是瞎折騰麼?
而且這麼短的時間,藍星能有多少的改變,喪屍、變異獸依然存在,甚至還在不久之前隕石差點墜落,別看鄭鐸在藍星生活得這麼滋潤,但那不能代表普通人啊。
網路上,關於回航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大家無心工作,物資方面又不需擔心,閒來無事之下,不是娛樂消遣,就是在各大平臺發表評論,各抒己見。
這個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事,萬一選擇不慎,將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這次出來已經耗費了不少能源了,如果替代方案還不行,又能有幾次機會可供人們回頭呢?
“要我說,咱就回去唄,至少從直播上看,藍星的環境沒有持續惡化下去。”
“我也贊同回航,而且官方不是擬定了初稿麼,回去之後不登陸,讓飛星成為藍星的第二衛星,我覺得可行啊。”
“這的確是最保險的方案,成為藍星的衛星,觀察藍星後續的恢復狀況,若恢復良好,那就重回藍星,若恢復不佳,在這段時間,也足夠我們篩選更多的宜居行星了。”
“樓上的你懂不懂啊,問題是能源!從機率上說,宇宙之中的宜居行星多如牛毛,但我們能航行這麼遠麼?太陽系附近的星系就這麼多,最近的比鄰星都要四光年,如果我們這次回去停泊個幾百年觀察藍星恢復情況,屆時,我們是否還有足夠的能量星際移民?”
“我記得飛星只能搭建七次一光年左右的空間隧道,我們離開太陽系已經用掉一次,不知道前往瀾星的第二次隧道搭建的進度怎麼樣了,如果已經投入進去,那真是虧大了。”
“如果回航,可以用遺留下來的摺疊空間,所用能源應該要稍微少一點。”
“假設我們這次回航,還剩下五次空間躍遷的機會,那飛星最遠的航行距離,也就五光年左右啊,還是隻能到達半人馬座附近,跟我們現在過去沒區別。”
“現在過去,那邊沒有宜居星球,還不照樣在太空飄著。”
“回太陽系不也當衛星飄著麼?”
“難道六十年過去了,沒有儲備新的能源?有沒有懂行的,空間躍遷需要的能源來自於哪?”
“幹嘛一定要著陸啊,駕駛著飛星在宇宙間流浪唄,一邊航行一邊採集沿途的資源,總不至於滅亡。”
“這太理想化了,宇宙中危機四伏,忘記之前的隕石群?說實在的,我們是被硬生生拔高成星際文明的,抵禦宇宙未知危險的能力還是太弱了一點,最好能找到一個宜居星球再發展一段時間。”
“那就回航吧,至少太陽系的環境比較安全,我們也熟悉。”
“對,停泊個幾百年,說不定到時候就研發出了對抗喪屍病毒的血清了呢,把問題交給後代吧。”
“如果快一點還能在有生之年見到老爺子。”
“我特麼忘了這一茬,那必須回去。”
網路上的討論不絕如縷,甚至還有很多專家學者也出來站隊。
比如因為直播而被人熟知的張雲忠和楊大業,便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