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漢川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頭離了脖子還能說話,這是張東昇頭一朝見識。除去自身修為的造詣,這一刀頗有劍聖一劍橫絕十三峰的味道,再看向竇問天,張東昇眼神都不對了。先前確實是小瞧了他,以為他不過是個世家圈養的酒囊飯袋,現在再看來,這傢伙在用刀一途上沒少下過苦功夫,將來會是一個在江湖攪起浪濤的人。
江湖總是出其不意,才顯得無比精彩。
馬車重新上路,張東昇想扔掉人頭,被竇問天攔住了,不管這人頭如何如何血腥,硬是要拿到漢川城換賞錢。
人頭就這麼被直愣愣的掛在馬車旁邊,隨著道路的顛簸,人頭就這麼跟著節奏晃動,梁地的民風彪悍可見一斑。
對於張東昇沒有問出問題的答案,竇問天頗有微詞:“就你這個反應速度,肯定不是個使刀的好角色。”
憋屈至極的竇問天接著補充道:“就這麼抱著頭,你咋就沒問出來呢?”
竇問天的話張東昇一句也沒聽進去,任由他在耳邊絮絮叨叨個沒完,他此刻彷彿竇問天上身一般,蹙眉思索,一動不動。
腦子中不斷在回想他出刀時的情景。
忽然,張東昇猛地扭頭看向竇問天,把他嚇了個激靈,張東昇問道:“可否借刀一看?”
將刀遞給張東昇,竇問天輕聲笑道:“你是好奇我的刀為什麼這麼快?”
拔出刀,整把刀平淡無奇,甚至還有兩處帶有鏽跡,別說削鐵如泥,就是削幾個稻草,角度不對也難以削斷。那就說明不是這把刀的問題,而是他出刀的手法精妙,把刀收入鞘,真是覺得世間確實無奇不有。
既然刀客都說出來,張東昇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的道:“指點一二?”
刀客仰趟在草垛子上,沒有流露出任何得意自滿,緩緩說道:“其實也沒什麼訣竅,都是刀意使然。在梁地,好的刀客,都有兩把刀,心中一把手中一把,不論哪一把都不會輕易出刀,這是一種蓄養刀意的法子。刀意蓄得愈久,心中的那把刀便愈是鋒利,磨練到手與心合二為一的時候,出刀便勢不可擋,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張東昇思索片刻,皺了皺眉頭髮起呆來。
竇問天翻了個身爬著,望著道路的前方喃喃道:“世間本就如此,道理都很簡單,只是聖人磨破了嘴皮子,也沒人願意去做。不僅不做,還老是去追逐那些緣木求魚的事,不知道耗費多少精力,到最後往往都拼不過油盡燈枯,長生沒得入,刀也沒練好。”
夕陽西下,馬車到了漢川城,張東昇也與他們分道揚鑣,城門口有一大群人圍著看告示,張東昇走近一看,告示上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旁邊還配了一張滿頭白髮的畫像。
秉一觀重金懸賞緝拿,為了抓住張東昇,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竟然開出了一百兩黃金的高價,這個價碼,比當初張東昇父親給秉一觀的錢多出了數倍。
要知道,尋常人家一整年的開銷不過二三十兩銀子,摺合成黃金不過兩三兩而已。
“喂,這傢伙和你還有點像。”竇問天的聲音在張東昇旁邊響起。
惹來了眾多的目光,還有人認真對比起來。
張東昇望向刀客,淡定從容道:“要真是我就好了,我要是有這路子,秉一觀都得被我搬空咯!”
眾人哈哈大笑。
竇問天繼續道:“也對,就你這反應,估摸著沒進大門,就得被打成篩子!”
經這麼一說,眾人紛紛轉過頭去,懷疑也沖淡了幾分。
“你不是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竇問天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是來換人頭的賞金的,拎著人頭急匆匆的向著城門駐軍跑去,隨後就跟著兵卒消失在了人群中。
過了漢川城就離陽鴻關不遠了,這裡也就成了個魚龍混雜藏汙納垢的地方。
但是這裡卻沒有張東昇想象的那麼亂,因為城中只有劉家這一股勢利,一家獨大。其他有起色的勢利都會被劉家扼死在搖籃中,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數百年之久,也就讓劉家越發的難以撼動,成了漢川城當之無愧的土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