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劍仙與屠龍之術(第1/3頁)
章節報錯
劍仙的詩作,在蜀地還是很出名的。
尤其有一首。
“噫籲嚱,危乎高哉……”
更是人人倒背如流。
比如李笑。
這傢伙是典型的肚子裡存不住墨水。
但偏偏,劍仙的詩,他不光能背很多首,還背得很熟。
原因很簡單,劍仙也出生在綿州。
他平時就沒少吹噓,自己跟劍仙是老鄉這點破事,好像那些偉大詩作都是他作的似的。
如果說,劍仙修為大成之後,會不會考慮回故鄉留點東西,確實是有可能的。
絲絹上的,是一幅地圖。
旁邊還綴著一行小字。
“已醜春分,先祖遊大匡山,得劍仙之遺,大喜,歸門苦修,無果,卅年,抱恨而終。
春去秋來,一晃百載,吾張家先人,歷歷皆為癲狂,家門終至潦落。
今張家不肖子鳴,重埋此遺於故地,誓不揭之。
後人若得,當慎之又慎。”
這幾行字算是記敘了一個小故事。
這幅書法作品,應該就是這個叫張鳴的人所寫的。
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發生了什麼故事。
張鳴的祖先,得到了劍仙的一個傳承。
這本身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可世事難料。
劍仙的傳承,豈是那麼好受的。
張家多少代人,就因為這個劍仙的傳承,苦修終生而不得,也因此耽誤了其它正事。
這般情況下,即便是一個家底豐厚的門楣,沒有打理,敗落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一直傳到這個叫張鳴的人手中,他下定了決心,將這傳承重新埋回了大匡山,發誓再也不碰它。
可能是不甘於就這麼將劍仙的傳承埋沒了,所以他最終,還是把最後一點線索,藏在了這幅《送別得書字》的書法中,並把血淚的教訓告知了後人。
“哥,你說咱們要不要去挖掘劍仙的傳承。”
穆湄露出遲疑之色。
依她性子,要不是這行小字的提醒,估計早就興沖沖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