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油燈下面。

“噠噠”的織機聲音在響起。

一道人影坐在那裡,正藉著光亮,低頭做著手裡的活計。

外面是一片漆黑。

光看這幕景象,或許是以為,是哪個黑作坊,讓人做苦工到深夜呢。

實則的情況,雖非如此,卻也好不到哪裡去。

偏黯的燈光下,少年疲憊的臉露出一絲苦笑。

就在不久之前,他還享受著無數欣羨的目光,受不知多少讚譽,回到鄉里的時候,也體會了一把什麼叫衣錦還鄉,甚至連縣太爺都親自趕過來,為他獻上祝賀禮物。

一切只因為,他成了一個顯赫的“內院生”。

這三個字,就是金飯碗,就意味著無量前途。

哪知道,等他真進入了這內院之後,卻一頭碰了壁。

內院好是好,修煉條件豐厚,師資強大,設施完備,機遇眾多……

但怎奈他實是個窮人!

即便是最便宜的內院課,也至少需要一千兩白花花的銀子。

是,他是有,可就算有,他又怎麼敢拿出來?

試問,像“他”這麼一個無權無勢,家徒四壁的農村貧寒子弟,經濟來源在哪裡?

在外院的時候,花銷不大,多找找藉口,他還可以圓過去,在這內院可就不一樣了。

花銷一下子大了十倍不止,很多雙眼睛也都在盯著他,他若再敢不知收斂,大搖大擺地花費,引來懷疑,那必是一個“死”字!

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

但好在,內院倒也沒把路堵死。

雖然說,能進這內院的,大部分是上舍生,不缺錢花,但也有少數天賦出眾的中生和下捨生,也能夠被選拔入內院。

所以內院還實行貢獻制。

只要在內院中獲得貢獻,就可以花費貢獻上課,無須金銀。

這讓貧寒出身的武生也有了出頭的機會。

但這個過程,就需要熬了。

在內院各個機構中打雜,就是其中一條,穩定獲取貢獻的路子。

鍛坊、甲間、馬舍、武堂、藥林、兵室、書閣……

內院林林總總的機構繁多。

比如鍛坊,就是主管兵器打造、研究等等方面的機構。

馬舍,管馬匹的飼養、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