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山頂遭遇(第1/3頁)
章節報錯
科森察是那不勒斯的糧倉,為整個那不勒斯提供糧食,這是早在第一天到科森察時就從箬莎那裡聽到的,為此亞歷山大還曾經感嘆一番。
之所以感嘆,是因為他意識到當他猜想著那不勒斯人可能要面臨饑荒的時候,接下來卻發現這不但在莫迪洛的預料之中,而且很可能這一切都是莫迪洛從中推波助瀾。
大概再沒有比能從饑荒中拯救一座城市更讓人感恩涕零的了,亞歷山大甚至可以想象,看著那些整天醉生夢死大把大把的揮霍糧食和各種吃食的貴族們,當他們發現不但供他們召開奢華宴會的各種食物已經所剩無幾,甚至普通平民都可能要面臨餓肚子的危機時,會是多麼恐慌不安的局面。
而對那不勒斯的平民來說,法國人的佔領固然可惡,但是如果接下來國王的迴歸帶給他們的只是捱餓,那麼不論是對國王本人還是對整個王室,之前由懷念和盼望醞釀而成的無比崇敬,很快就會變成抱怨甚至惱怒。
誰能在這個時候為因為擔心捱餓而焦躁不安的民眾提供糧食,誰就可以獲得那不勒斯人的友誼,尊重,甚至是崇拜。
正因為發現了這個,亞歷山大才覺得莫迪洛伯爵真是老謀深算,令人佩服。
但是現在,波西米亞人的出現讓這一切徹底發生了變化。
看著箬莎臉上的不安越來越濃,亞歷山大也逐漸意識到事情要比他們想的可能更加嚴重得多。
波西米亞人是怎麼突然來到那不勒斯的,又是誰派來了他們,這些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果不能結束波西米亞人的封鎖,那麼就可能完全失去科森察領地上的那些糧倉、
只要想想那些糧倉裡的糧食,亞歷山大就覺得哪怕是莫迪洛本人在這裡,面對如此變故,臉色也不會比一臉蒼白的箬莎好多少。
“我們必須派人出去!”同樣想通了很多東西的箬莎焦急的喊著,雖然未必對科森察和那不勒斯即將面臨的危機完全看透,但箬莎卻比亞歷山大更加清楚那些糧倉對科森察意味著什麼。
擁有的最大獵場只是科森察家族當初能夠崛起的契機,王家狩獵官出身的家族祖先雖然獲得了貴族稱號,但那已經算是到來頂峰。
真正讓科森察家族這麼多年來即便王朝更迭,可依舊能聳立不倒的,正是因為這裡是為那不勒斯守護著一個巨大糧倉的所在地。
穿過維蘇威火山北麓,在安格里河與克拉第河之間,又一片堪稱整個半島南端最好的耕田。
在兩條有著充沛水源經年不息的河流孕育中,這片北寬南窄,如同個樹立起來的漏斗般的平原上到處都是成片金黃的麥田。
小麥田連綿不斷的在火山腳下的平原一直鋪展開去,這裡差不多是為沿海幾座城市提供食量的寶地。
不論是那不勒斯,塔蘭託還是為整個半島守衛著塔蘭託海與伊奧尼亞海之間的海上要道,隨時準備面對來自奧斯曼帝國威脅的克羅託內,這些地方都要依靠這片廣袤的良田提供得以維生的食糧。
正因為這個,南方的所有城邦都視這片平原為自己城市的保證,從很多年前出現城邦的時候起,那些領主就都試圖控制這個令人垂涎的地方。
但是經過多年征戰的結果,這片土地從沒被任何單獨一個領主統治,在損失了無數生命後,這片平原被劃歸不同的勢力,其中那不勒斯得到了靠近阿格里河上游的一片十分肥沃的土地。
而科森察家族成為了守護這片產量寶地和建立在平原邊沿的儲糧地的守護人。
這才是讓科森察家族得以延續下來的真正原因。
可以想象,如果被攔截在城堡裡無法與產糧地聯絡,一旦那邊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會對那不勒斯意味著什麼,又對科森察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騎士呢,派出騎士和騎兵,還有足夠多的其他士兵,只要能派出的都派出去,一定要把那些波西米亞人趕走!”
因為驚恐已經有些神志不清的箬莎大聲喊著,當看到亞歷山大沒有按她的命令做,而是站著不動時,箬莎轉身就走!
“等一下,”亞歷山大一把抓住箬莎的手臂,把她拉回來“不要激動,你這個樣子會壞事的。”
“放開我,我要去調動守衛,”箬莎不耐煩的推搡著“如果你也不肯聽我的命令,我會找願意聽我話的人。”
“波西米亞人可不會聽你的話,”亞歷山大依舊緊抓著箬莎的手臂,感覺到她光滑的手臂在自己掌中掙扎繃緊,他略微放鬆一些,然後對著旁邊愣愣發呆的馬希莫使了個眼神。
修道士立刻識趣的走出房間,還順手把房門關上。
“你是害怕了嗎?或者你不如你自己說的那麼勇敢,”箬莎冷冷的看著亞歷山大“如果你只有這點膽量,那我勸你回到你之前那個修道院去吧,你什麼都不會得到。”
看著如一頭驕傲的小獸般盯著他的箬莎,亞歷山大心裡升起股莫名的熱火,不知為什麼,看到箬莎他就不由想起索菲婭,然後就會不由自主的拿兩個人作比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箬莎的這個樣子倒是讓他覺得這位貴族小姐和索菲婭有些一樣,這讓他不由心底一陣恍惚。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當相通波西米亞人的目的時,亞歷山大的第一個反應也是立刻派人打破波西米亞人的封鎖,所以他急急的去找箬莎。
但是當看到箬莎因為焦急近乎失態的樣子,亞歷山大卻忽然冷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