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造反還是革命(第2/3頁)
章節報錯
烏利烏這樣自我誇獎了一番,然後抖擻起精神重新上路,他的目的地是蒙比利埃,在那裡正有一群法國人做著一件讓亞歷山大都為之瞠目結舌的事情。
和所有城市一樣,蒙比利埃有一座很大的教堂,作為大教區首府,蒙比利埃的大教堂並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特色與風格,由當地的冷色調石灰岩為主要材料建造的這座大教堂如今顯得破破敗敗。
兩扇青銅大門已經不見了蹤影,一些窗子也早已經被人拆下來搬走,除了教堂頂上矗立的十字架沒有受到侵犯,教堂裡面的很多裝飾已經被洗劫一空。
原本被憤怒的民眾掛在欄杆上的蒙比利埃大主教的屍體已經不見了,這倒並非是誰善心的為他收了屍,而是在夏天裡屍體的惡臭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在動亂爆發之後,蒙比利埃的市政官曾經試圖予以彈壓,但是當他發現動亂民眾中有些面孔看上去就那麼熟悉之後,他立刻聰明的選擇了袖手旁觀。
民眾懲罰了“偷了他們財產”的大主教,又把那些作為幫兇的神職人員從教堂裡趕了出去,然後看著空蕩蕩的教堂,開始有人感到害怕起來。
他們擔心可能會受到報復,就有人提議是否應該立刻派人去向王后解釋在蒙比利埃發生的一切。
這個不討好的差事自然落在了市政官的身上,在和由那些暴民推舉出來的代表一陣扯皮之後,市政官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不過條件是民眾必須許諾停止暴行。
那些被推舉出來的軍官和小貴族們顯然也被他們自己乾的事兒嚇得不輕,所以他們立刻答應了市政官的條件,甚至還主動提出願意幫助市政官安撫已經變得難以控制的民眾。
這原本是件好事,市政官甚至已經在考慮或許可以利用民眾的憤怒與遠在盧瓦爾河谷城堡裡那些大貴族們討價還價,至少他希望能從王后那裡得到更多的權力。
而民眾似乎也開始變得厭倦了,他們殺掉了大主教搶劫了教堂,可是這並沒有改變他們糟糕的處境,這就讓他們在憤怒之餘又對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困惑,人們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彷徨不安,所以當聽說代表們已經與市政官達成協議之後,很多人認為也許事情應該就此結束了。
市政官也並非只是做出空泛的許諾,他很清楚沒有得到一絲好處的民眾一旦再次憤怒是很可怕的,所以他承諾會嚴懲那些本教區中利用鑄幣中飽私囊的教士或是商人,同時,在據說是來自北方奧格斯堡的商人支援下,市政官也許諾可以用弗洛林與拉迪亞金幣進行兌換。
而且在市政官的一再爭取之下,那些德意志商人很不情願的把兌換的比率定在了111.7這個聽上去有些奇怪的數字上。
“這是我們的會計經過仔細計算之後的結果,低於這個比率我們就只能放棄,因為那樣我們不但賺不到錢甚至還要賠上許多。”
當時那個姓富各爾的商人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對市政官和民眾代表下了最後通牒,他的那種堅決樣子讓人一點兒都不懷疑這的確是最後的價碼,否則雙方只能一拍兩散。
在市政官的督促和同樣也希望這件事儘快過去的代表們的解釋甚至恐嚇之下,已經疲憊了的民眾從開始的不甘漸漸冷靜下來,特別是當他們聽說在其他地方拉迪亞金幣依舊在以可怕的速度暴跌的時候,蒙比利埃人就開始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了。
民眾們可以安心的兌換,市政官得到了好名聲,而那些商人則藉此大發橫財,這看上去似乎大家都如願以償。
可就是在這個時候,路易十二兵敗義大利的訊息突然傳來。
一下子,整個法蘭西都變得不好了。
蒙比利埃人的叛亂傳到宮廷裡的結果就是幾乎沒有人認為應該原諒那些暴徒。
特別是在這種時候。
布列塔尼的安妮給蒙彼利埃的官員們下達了彈壓暴動的命令,在法國王后看來,如果這個時候向那些暴民妥協,這不只是有損王室尊嚴,更可能會讓更多的地方把蒙比利埃人的可怕行為當成榜樣。
王后是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如果說之前還有妥協的可能,隨著路易十二慘敗的壞訊息傳來,布列塔尼的安妮只能用對蒙彼利埃人的強硬的態度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法國貴族。
王后的命令傳到蒙比利埃的時候,同樣有另外的命令也送到了蒙彼利埃附近那些大大小小的貴族家中。
雖然很多貴族跟隨路易十二遠征義大利,但是各個領地卻依舊有著不少的貴族留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百年戰爭中很多家族子嗣斷絕的慘痛教訓讓法蘭西的貴族們變得比以前精明瞭許多,雖然跟隨國王出征,但各個家族還是儘量給自己的領地留下了子弟。
現在,隨著從義大利傳來的噩耗,這些貴族領地也紛紛接到了王后以法蘭西攝政的名義發來的命令。
“剿滅蒙彼利埃的叛亂,平息那些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