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索菲婭的憤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由14名持旗騎兵開道的隊伍在街上緩緩前進,這14名騎兵手中的旗幟分別是瓦拉幾亞人歷史上最顯赫的14個家族,這些由原來的部族延續而來的家族是瓦拉幾亞早年保留的部落民族的傳統,這種傳統透過逐漸從部族演變成服從大公的貴族,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部族或是徹底消失或是被更強大的部族吞併,只有少數部族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了奠定如今瓦拉幾亞公國的14個大貴族的先祖。
只是這些旗幟如今有些也只是代表著過去的榮光了,這些早年的貴族同樣隨著時光流逝而逐漸消亡,巴爾幹從不停歇的戰亂讓一些家族崛起,也讓一些家族就此消失無蹤。
如今的瓦拉幾亞貴族勢力還是很強大的,不過或許要感謝奧斯曼人的出現,那些原本有著盤根錯節關係的貴族們在之前與奧斯曼人幾十年的戰爭中同樣被消耗得凋零殆盡,以至有些家族剩下的也只有那面讓人浮想聯翩當年輝煌的旗幟了。
從這點上說,亞歷山大倒是覺得奧斯曼人也做了件好事,就如同百年戰爭讓法國王室有了削弱諸侯貴族,擺脫王命不出巴黎島的尷尬,瓦拉幾亞的貴族勢力隨著奧斯曼人的到來很是受到了些狠狠的打擊。
旗幟隊伍後面就是一隊長長的教士,這些頭戴高頂帽的正教教士們全身都披在黑袍當中,他們神色肅穆舉止莊嚴,當他們經過街道時,路兩邊的人們不由自主的彎腰行禮,划著十字。
洗禮是由布加勒斯特牧首親自主持的,在這之前牧首曾經私下詢問過亞歷山大他的長女,比薩埃斯特萊絲女公爵是由誰施洗的,當聽說施洗人是梵蒂岡的一位樞機主教後,牧首就決定由自己而不是別人主持這個儀式。
對布加勒斯特城來說,奧古斯特和凱瑟琳不止是王子和公主那麼簡單,因為布加勒斯特教區的特殊地位,已經在追求成為東方最高教區長的布加勒斯特牧首希望透過與瓦拉幾亞第一家庭的關係確立自己的地位。
而且牧首有個很強烈的預感,似乎亞歷山大的野心並不只是讓他的女人成為瓦拉幾亞大公那麼簡單,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有朝一日或許憑藉著教會和世俗兩方面強大的力量,他成為最高牧首也並非只是做夢。
所以對於洗禮,牧首本人表現出的熱情要比亞歷山大似乎還要高那麼一點。
貴族們,騎士們,還有跟在後面的一些鄉紳紛紛路過,這些人穿著各自最好的衣服,昂首闊步的走在隊伍當中。
和來觀禮的其他人不同,這些人都是索菲婭領地裡的直屬不下,自然也就是大公面前頗受信任的親信,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田莊裡的小地主也能在這個隊伍裡露面,因為這些田莊都在索菲婭的個人名下,可以說這是典型的“自己人”。
這讓這些貴族,騎士,和地主十分興奮,他們能夠感覺人們望向他們時的那種羨慕甚至還可能有嫉妒,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瓦拉幾亞正有個傳言說王子和公主的父親為他的兒女們存下了一大筆驚人的財富,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衣食無憂。
這些錢當然是屬於大公家的私產而不歸國庫所有,這就意味著作為大公直屬領地才有可能從這筆錢裡受益,而這筆錢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卻沒有誰能說清。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公家族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依靠稅賦就能過的舒舒服服的。
這讓很多人聽了羨慕不已,不過他們羨慕的不是大公一家,而是那些歸屬在大公名下的領地裡的領民們,因為在他們想來,大公應該是隻讓自己的領地發財的。
一隊衣著醒目的獵衛兵出現了,這引起了街上人們的騷動,這些身穿灰色軍服,帶著軟噠噠的偏口帽,帽子上鑲嵌著一根長長雉雞羽毛的巴爾幹籍獵衛兵成了受到布加勒斯特人重點關注的物件,和之前那些領地貴族騎士們相比,這些獵衛兵的衣著不夠華麗,但是在這個大多數軍隊幾乎完全沒有統一制式服裝的時代,巴爾幹獵衛兵的灰色軍裝就顯得醒目而又別緻了。
亞歷山大這次沒有帶領阿格里籍獵衛兵,他很敏銳的察覺到了瓦拉幾亞人對他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是拯救布加勒斯特的英雄,而且他還是大公兒女的父親,這足以讓他們對他心生好感,但是另一方面他是個公教徒,只是這一點在由正教佔據統治地位的地方他就是個異類,哪怕是在同樣做為巴爾幹國家的克羅埃西亞,因為東西教會矛盾而醞釀的激烈衝突還屢禁不止,其中赫爾瓦的父親薩格勒布公爵就是因此送了性命。
更何況他還是外鄉人,亞歷山大很清楚巴爾幹人強烈的家族觀念和排外情緒,就這方面來說他們和西西里人很近似,這種排外讓他們極其看重家族和血緣的親密,以至有時候會寧放棄利益,這種看似衝動的行為特別是在民眾當中最為強烈,所以亞歷山大在充分考慮到這種種原因後決定只帶領巴爾幹籍獵衛兵參加這次儀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這個決定顯然是十分正確的,看到那些蓄著典型當地風格的捲曲鬍鬚,而衣著卻要比一些貴族還整潔體面的獵衛兵,街上的民眾瞬間發出了歡呼,一些女人甚至不停的尖叫,同時把花朵,手帕,小布偶還有在當地預示著好感的曬乾的絲瓜瓤向著這些漂亮計程車兵們扔過去。
謝爾騎在馬上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他和其他獵衛兵不同的地方他的灰色服裝上有一條長長的金色綬帶,而且他軟帽上的羽毛有三簇,這讓他看上去就要比其他士兵更加威風也更加顯眼。
所以謝爾遭到的“襲擊”也就最多,當隊伍終於從這條被擠得嚴嚴實實的街道上過去後,謝爾身上已經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小玩意。
隊伍在繼續前進,坐在馬車裡的亞歷山大滿意的看著街上的情景,在他對面索菲婭正抱著凱瑟琳左看右看,把女兒放下後又抱起兒子同樣端詳一陣,然後才略顯嫌棄的皺皺眉把孩子放進了身邊的另一個搖籃裡。
“他們還小呢,不會那麼快長大,”亞歷山大知道索菲婭在嫌棄什麼“而且我也不希望他們那麼快就長大成人。”
不論是埃斯特萊絲,奧古斯特,還是凱瑟琳,亞歷山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快樂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更希望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更多的美好時光而不是早早的瞭解和參與到那些傾軋齷齪當中去。
所以他要提前為孩子們做更多的事,這樣將來他們才不會面臨種種艱難。
不過亞歷山大也並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群不通世事,只會躲在城堡裡整天幻想的王子和公主,他希望他們有能認真觀察這個世界的眼睛和頭腦,因為未來的一百年或許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時代的開始。
布加勒斯特大教堂已經裝點一新,當隊伍從一座座花門下經過時,路邊的人們發出了陣陣歡呼。
布加勒斯特人很驕傲,因為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城市已經註定會成為公國的新首都,事實上這其實也是很多貴族希望看到的,除了布加勒斯特城市舒適,防禦堅固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讓瓦拉幾亞人對索菲婭近乎任性的遷都決定選擇了默許。
那就是瓦拉幾亞受到特蘭西瓦亞貴族的影響太深,而特蘭西瓦尼亞與匈牙利則是在弗拉德三世之前就有著種種牽扯不清的關係。
遷都已經是勢在必行,這從索菲婭登基後甚至一次都沒有去過瓦拉幾亞的舊都就可以看出來了。
隊伍在大教堂前停下,由獵衛兵開路,亞歷山大和索菲婭一人抱著一個孩子沿著地上鋪就的羊皮毯子向大教堂高聳的門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