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隱晦提醒(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結局呢?
明教的朱元璋起身於紅巾軍,先是得到白蓮教的支援,後又得到明教的支援,可他打下江山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在全國範圍內打壓曾經給他巨大幫助的明教和白蓮教。
我們燕子堂做的是情報買賣行當,我們見多了這些事,所以我們一直小心翼翼,恪守組訓,堅持不和公家合作,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當然了,我們不和公家合作,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和我們的買賣有關。
因為我們做的是情報買賣行當,立足於江湖,擺正的是中立位置,誰出錢,我們就幫誰。
我們一旦和公家合作,那就等於失去了中立的性質,江湖中人,不會再信任我們,我們也就無法再做這個行當。”
卓玲瓏緩緩地解釋著。
她的談吐優雅得體,分析得也頭頭是道,顯見她的思維異常清晰。
可怪異的是,她一邊說著,一邊還似乎頗有些深意地在看著李尋。
彷彿她的話中,另有所指。
李尋在邊上笑眯眯地聽著。
這些道理,他當然清楚得很。
其實馬三夜方才問李尋“國家難道不過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李尋就已經清楚馬三夜的意思,無非也就是此時卓玲瓏的說法。
馬三夜的話語間,是隱隱在擔心,時代在不斷發展,國家的科技、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四大家的獵門,存在了千年,甚至在悄然地改變著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左右著國家民族的命運。
但時至今日,四大家是否還有如往昔一般存在的價值?
馬三夜甚至有可能在惡意猜測,四大家八年前的一切,是否還會有其他的幕後黑手?
當然是級別更高的幕後黑手。
所以馬三夜在隱晦地提醒李尋。
不能怪馬三夜做出這種判斷,燕子堂確實見多了這類事,他們心裡清楚得很。
但李尋心裡更清楚。
以牛正旺和十七局對四大家不遺餘力的支援,馬三夜的這個擔憂,應該是有些想多了。
不過無論如何,李尋心中還是感激馬三夜。
馬三夜確實是將他當成了真心朋友。
他先是隱晦地提醒李尋,再由卓玲瓏這領悟了馬三夜的心思的女人,再次委婉地提醒李尋,反複表達一個意思:小心和公家的合作。
尤其是卓玲瓏的一句話,小心: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四大家是獵門,卓玲瓏偏偏說和捕獵有關的話。
李尋擅弓,卓玲瓏卻偏偏說弓。
你以為卓玲瓏這女人是隨意說說的?
不得不說,這一切都讓李尋再次改變了對燕子堂幾位重要人物的看法。
燕子堂歷經千年而不衰,確實有他們的底蘊。
至少馬三夜的交真心、講義氣,卓玲瓏的七竅玲瓏心思,都讓李尋印象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