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典故(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時紅軍的局勢,可以是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對太祖等人非常不利,如果他們被阻擋在大渡河,倒真有可能成為石達開第二。
那一來,國內局勢會完全改變,更別說之後的抗日戰爭勝利和太祖建國了。
所以,當時,如何渡過大渡河,是擺在太祖等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眾人都被薛奇真的話吸引了,他們都一邊行進,一邊安靜地聽著。
其實眾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但也都只是瞭解個大概,卻不知當中還有這些典故。
原來,在安順場,曾經還有太平天國時代的石達開,在此兵敗被俘。
薛奇真繼續說道:“當時,太祖等人到了安順場之後,擊潰當地駐守的川軍,找到一艘小木船。
而後,有十八名勇士組成了突擊隊,用這艘小船,分兩次渡過大渡河,並擊潰了對岸的敵人守軍一個營,之後又搶到了兩艘船,這就是強渡大渡河的故事。”
王如意卻突然有些奇怪地問:“薛老爺子,既然是搶到船了,為什麼紅軍就不在安順場渡過大渡河,還要急行軍一百二十公裡,去飛奪瀘定橋呢?”
薛奇真搖了搖頭:“幾條船怎麼夠?當時中央紅軍幾萬人,一艘小船隻能坐七八人,日夜輪流擺渡,至少也得半月一月的時間,才能渡過大渡河,而大渡河水深流急,根本無法用其他方法渡過。
當時,敵人的追兵,已經追得非常近,形勢非常危急,紅軍真要在安順場久待,保不準就真成了石達開第二。
所以當時太祖等人拍板決定,從安順場的上游瀘定縣過河,因為在瀘定縣有一座鐵索橋,長一百多米,由十三根鐵索組成,那就是瀘定橋。
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緊迫,對岸,有敵人兩個裝備精良的旅,正在趕赴支援瀘定縣,企圖將紅軍殲滅於大渡河對岸,太祖等人剩下的時間,最多隻有二十來個小時,於是他們派了當時最精銳的紅四團,執行這次突破瀘定橋的任務。”
王如意驚嘆:“所以才有方才你說的,一天一夜急行軍一百二十公裡,然後飛奪瀘定橋的事兒。”
薛奇真點了點頭,“對,就是這麼一回事。”
說完了,薛奇真長長的噓了一口氣,彷彿又有些沉浸於其中,神情流露出無限的緬懷。
其實眾人也聽得完全入迷,心中更是驚嘆不已。
只有在山林中生存過,經歷過山林行進,他們才清楚其中的難度。
現在他們這個團隊,無疑個個都是精英,要麼是精英獵人,要麼是精英特工,所以他們才能保持十小時前進六十公裡的速度。
但當時那可是一支軍隊,平均實力顯然遠無法和他們這些精英獵人、特工相比,但他們卻能在二十來個小時的時間裡,急行軍一百二十公裡,然後又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奪下瀘定橋,這確實讓人不得不為之感慨。
也無怪乎,這會成為中外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
不僅僅只是因為它保證了長徵的勝利,保留了火種,意義十分重大,而是它本身確實是個奇跡。
眾人都在感慨,只有水心語心中有些疑惑。
水心語恰好了解這些典故。
薛奇真說的,無疑也只是比較詳細的官方說法而已。
但水心語總覺得,薛奇真的話還沒說完。
仔細觀察李尋和薛奇真的異常,以及薛奇真方才對薛二柳、王如意的一番告誡,讓她認為,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絕不是這麼簡單。
至少不會像是薛奇真現在說的這麼簡單。
但水心語也無從追究,薛奇真到底還有什麼話沒說。
她把這疑惑壓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