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新賽季開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昂對於蒙塔裡的加盟很滿意,這位迦納國腳作風兇悍,不惜體力的奔跑,能夠提高國際米蘭的中場硬度。
本來李昂還打算在中場再引進一名球員的,但是,仔細考慮一番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蒙塔裡的加盟,能夠讓卡洛斯獲得休息,此外,馬爾基西奧經過兩個賽季的磨礪,進步不小,可以適當輪換,讓莫德裡奇休息,而大衛.席爾瓦可以彌補菲戈離去的空缺,此外,莫德裡奇乃至是蒙塔裡也可以踢右中場的位置。
所以,在引進蒙塔裡之後,李昂發現,球隊的引援,除非還要球員要離開或者是受傷,似乎可以就此關閉了。
對於球隊目前的陣容,李昂還是比較滿意的。
2007並非洲際大賽年份,世界盃在去年剛剛結束,歐洲杯要等到明年,不過,卻是有美洲盃和亞洲杯。
國際米蘭隊內沒有亞洲球員,所以,亞洲杯對於國際米蘭沒有任何影響。
不過,美洲盃對於國際米蘭的影響不小。
國際米蘭後方中堅科爾多巴代表哥倫比亞參加了委內瑞拉美洲盃,不過,哥倫比亞在美洲盃的表現很糟糕,首戰零比五輸給了巴拉圭,次戰二比四輸給了阿根廷,只有小組賽末戰一比零小勝美國隊,挽回了一點點顏面。
哥倫比亞小組賽出局,這使得科爾多巴能夠早早得到休息,不過,三十一歲的國際米蘭隊副在美洲盃上的表現有些糟糕,這也使得李昂對於科爾多巴的狀態比較擔心,事實上,這也正是李昂果斷從羅馬隊引進羅馬尼亞後衛齊沃的一個原因。
對於國際米蘭來說,球隊中的阿根廷國腳受到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阿根廷一路殺到了決賽。
國際米蘭方面,球隊隊長哈維爾.薩內蒂,中後衛布林迪索,以及前鋒疊戈.米利托都在這支阿根廷國家隊內,當然,還有坎比亞索,他參加美洲盃的時候還是國際米蘭球員的身份,坎比亞索是在美洲盃後加盟皇家馬德裡的。
阿根廷一路殺到決賽,不過,在決賽中卻零比三慘敗在巴西隊的腳下。
這屆杯賽阿根廷召集了幾乎全部主力,梅西、裡克爾梅、貝隆、坎比亞索、阿亞拉、薩內蒂,特維斯以及疊戈.米利托,而巴西最大牌的羅納爾迪尼奧與卡卡缺陣,阿德裡亞諾也沒有受到徵召,隊中主打的是羅比尼奧、巴普蒂斯塔等人,以致於阿根廷賽前奪冠呼聲最高,比賽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巴西一路跌跌撞撞,半決賽靠點球淘汰烏拉圭,而阿根廷3比0輕取巴西苦主墨西哥。決賽前外界普遍看好阿根廷,即使是巴西媒體,當時也認為巴西能拖到點球決戰已經是最大勝利了。沒想到結局完全出人意料,巴西竟然三球完勝阿根廷奪冠。
經過這樣一場決賽後,恐怕又有不少新球迷知道了這麼一個事情,阿根廷男足國家隊已經14年沒有獲得過任何世界大賽的冠軍了。
這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恐怕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於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國度之一的阿根廷來說,顯然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在阿根廷最近20年來人才不斷湧現,一撥又一撥經典的國家隊層出不窮的情況下。
在1993年巴西萊率隊獲得美洲盃冠軍後一年,磕磕絆絆進入世界盃的阿根廷在1994年美國世界盃上,以小組第三齣線後在18決賽就被羅馬尼亞32淘汰。而一年後的烏拉圭美洲盃,阿根廷小組賽最後一場心不在焉地03輸給美國以小組第二齣線,結果提前碰上了巴西,2:1領先了81分鐘被圖裡奧打進一球,最後點球被淘汰。兩年後,阿根廷又在美洲盃四分之一決賽被秘魯21擊敗。、
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狀態出色的阿根廷經歷了那場經典的英阿大戰後碰上了荷蘭,結果阿亞拉最後時刻被博格坎普戲耍的那一幕成就了冰王子的絕殺。一年後的美洲盃,能讓人記住的只有帕勒莫那稀裡糊塗的踢飛點球帽子戲法,以及軍心渙散的他們小組賽都沒能出線的尷尬。
2002年世界盃,號稱史上最強的阿根廷帶著無數人的注目出現在了東亞,巴蒂斯圖塔和克雷斯波的中鋒之爭至今歷歷在目,倆人最後一人進一球,1比1平,這也是阿根廷全部的兩個進球。貝爾薩的藍白軍團帶著巴蒂的淚水和眾人的嘲笑和“史上最強“的法國隊同一時間打道回府。兩年後阿根廷再次在美洲盃決賽中被熱得發燙的阿德裡亞諾踢的落花流水。
而到了最近的2006年,悲情鐵衛阿亞拉麵對萊曼的點球直接射向了德國人的懷裡,讓那屆行雲流水踢出當屆世界盃最精彩足球的阿根廷再度無緣世界盃4強。
每次在阿根廷面臨被淘汰的危機的時候,人們總是盼著那些場上的天皇巨星站出來拯救球隊。馬拉多納為什麼在阿根廷有這樣的地位?阿根廷人崇尚個人英雄主義,期待著他們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但當現實殘酷的來臨的時候,阿根廷人就只能夠唱著“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悲愴不已。
李昂研究過包括巴西以及阿根廷在內的很多強隊,如果讓他來給阿根廷診斷的話,他的觀點是阿根廷在關鍵時刻那種冠軍霸氣的缺乏,這是多少球星在隊內都無法改變的一種氣質,刻薄一點說就是關鍵時刻掉鏈子。一次兩次可以說是運氣,那麼7次,8次呢?而這種氣質與教練及主要隊員之間的各種沖突,就足以導致球隊的崩潰,諸如最近幾年的性格教練帕薩雷拉、貝爾薩,誰都沒有憑借自己強硬的手腕扭轉這種氣質的存在,而只能是在和這種氣質的鬥爭中共同消亡。
阿根廷從來不缺少球星,連以前缺乏過的團結精神,教練領導力,和隊員們的強烈愛國心,在這屆美洲盃的阿根廷隊身上幾乎全不缺少。5場比賽進16球丟3球,似乎也讓人們看到了阿根廷身上王者的霸氣。但在面對磕磕絆絆過來早已鍛煉地刀槍不入的巴西隊時,阿根廷還是在需要他們展現霸氣的時候被巴西人制造的泥潭綁住了手腳。
巴西和阿根廷的決賽,李昂透過電視直播觀看,甚至後來還仔細觀摩了兩遍,巴西隊的打法引起了他的關注和思考,巴西二隊遇上阿根廷一隊的決賽,巴西隊的姿態放的很低,完全就是打防守反擊,和義大利一樣。阿根廷無論場面、控球、射門都高於巴西,但巴西人的反擊很犀利,可以說是一打一個準。
巴西開場4分鐘就破門得分,打了阿根廷一個措手不及,也徹底打亂了對手的部署。而領先後,鄧加也很聰明地打起了防守反擊,巴西隊本場比賽的高效率也成為了取勝的關鍵,全場5次射門球堪稱巴西式的反擊入球,這場決賽也成為了一場防守反擊取勝的經典之戰。
本屆美洲盃阿根廷全班主力出戰,加上狀態正佳的梅西和裡克爾梅,他們被普遍看好,幾場大勝也讓他們士氣高漲,而缺少了卡卡和小羅的巴西隊被媒體認為是一支“二隊”。正是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巴西隊一幫“平民”放下了姿態。其實看看本屆巴西隊的陣容,說是“二隊”也不客觀,因為鄧加上任後的主力陣容,這次就缺了一個卡卡和小羅,其他都是在他手下一直打主力的,而象大羅和阿德這些大牌,從他上任起就沒有招入國家隊。鄧加從上任起就遭受了眾多非議,但他一直堅持用自己選的人和打法,並且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也用一個美洲盃證明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