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楚哲的辯論賽!(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次的辯論題目,不好解決啊。”
“是啊。”旁邊一人皺了皺眉頭,“每一方都有獲勝的可能。”
“還是看他們怎麼說吧。”
而雙方的辯論,也是開始了激烈化。
反方:“以一個人的犧牲換取一千人,上萬人,乃至上億人,請問正方辯友,如果是你,你願意嗎?道德準則應該以結果為導向,比如軍隊雙方相互廝殺,一個少校指揮著手下的戰士頂在防線上,他命令戰士們死也要頂住,頂住可以為國家主力贏得時間,贏得整個戰役的勝利。
當然毋庸置疑,戰士們繼續在這條脆弱的防線上待著肯定是回歸死神的懷抱。也就是說,為了整個局面的大利益,為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就必須要犧牲這條防線上計程車兵們,這些士兵必死無疑,再或者說,某個將軍為了保護自己,將一旁計程車兵拉過來擋槍,最後士兵死亡,存貨的將軍引領贏得了這場勝利。
這樣的場面,應該說是司空見慣,都是犧牲區域性顧全大局,不以為奇,你能說這個是不道德的嗎?如果不以結果為導向,若是輸了這場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滅頂之災,你覺得這個結果會好嗎?”
所有人都是看向了正方,這個時候,反方顯然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那幾個反方辯手,顯然也是勝券在握,而反觀正方這邊,卻是陷入了絕對的劣勢。
自由辯論,是辯論賽裡最為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影響結果的好壞。
楚哲站起來,淡淡開口:“反方弄錯了一點,這個例子不恰當,士兵在戰場上犧牲,和你所說的將軍為了保護自己拉士兵擋槍,不是同一個概念。士兵犧牲,他們是知道的,而第二個被擋槍計程車兵,則是不知情的,前者是犧牲,而後者只能是謀殺。
知情與否,這是犧牲和謀殺的區別。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與人和工具之間的關系,是不一樣的。人和人之間當是平等的,當是互相尊重的。但工具則不然,有用則存,無用則棄。人是有尊嚴的,每個人,他是過著個體生活的個體生命,值得尊重。
但如果按照反方的觀點,那麼人會被看作什麼呢?
人會被看作工具。
人,實則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於自身是個目的,而並不是只供這個或那個意志利用的工具!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再回到你的第一個問題,以一個人的犧牲換取一千人,上萬人,乃至上億人,我願不願意?
不,我不願意,或者說其餘人也不會願意,除非此人侵犯了他人的基本權利,或者此人自願放棄。”
反方:“難道你就看著成千上萬的人,就因為一個人的自私而失去他們的基本權利?這可是最壞的結果啊!”
楚哲平視對方:“難道就讓成千上萬人的自私讓孤單一人喪失他的基本權利?
請反方注意,道德準則不是數字遊戲,也不是誰比誰更有力量。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人的基本權利不容侵犯,不論他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一個人和一群人的權利是一樣的,他們在天平上是平等的。
這一場辯論的題目出發點便是錯了,要談道德,必須要先談人的基本權利,人擁有著三種權利,生命權、自由權、財産權,這三種基本權利是任何政府,不能剝奪的。人類社會對道德的尊重最終實現的,是對人性自身尊嚴的尊重,這樣的道德準則才是值得尊重的規律。
至於以結果來衡量道德準則,那麼很容易便陷入功利主義的境界之中。”
反方那幾人,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