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老放下表格,贊嘆說道:“任校長,我的確是佩服,從技能評級上面來看,貴校的每一位老師,的確都是有著真材實料。”

“謝謝誇獎。”

任風笑道。

陳昂也是在一旁贊嘆,如此看來,南星學院的透過考核,的確是板上釘釘了。

一旁的葉天也是心中一陣失望,他本來還抱著僥幸,萬一南星學院的師資力量這一塊的等級不行的話,這個評審還是過不了的,而現在,這種陣容的師資力量,還過不了區區學校評測,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華老又是繼續說道:“裡面一些老師,如周傑倫,是根據他專輯裡表現出來的唱功實力來劃分,他本人並不在南星學院,所以這個評級,還是有一些保守,這一方面要提前說明。”

“華老放心,我能理解。”

任風笑道。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老師授課的情況如何,選間教室吧。”

華老帶著眾人,隨意選了一間教室,從後門進入。

這間教室內,正是曹林在上新聞評論課,內容差不多已經講了一半了,任風聽了一下,內容是有關貧富、窮人。

“比如最近網上的這個例子,一個女生買了件35000塊的香奈兒上衣,洗過之後掉了色,便憤憤不平地去問客服,得到的回答讓她目瞪口呆:我們這産品設計時根本沒考慮過要洗,一般都是穿幾次就丟掉了啊。

那麼當你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東西,最開始想到的,可能就是你想說的,評論的切入點,就可以從你所說的內容入手。”

曹林在前面說著,而臺下老師在聽著。

“評論其實是很難分對錯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不過是角度的不同,每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這些不同的角度,也就構成了評論的立意不同。就拿剛才所說的舉例子,這個貧富之間的差距,會從哪裡來立意呢?

大部分人可能想到的是,對富人的嘲弄、或者貧窮的自嘲,但是對於評論員來說,不能僅僅流於表面,看到的表面現象,是不能作為立意的,所以如何去立意,一是要多去思考,二是要多讀多看。”

……

“這種話題,除了娛樂化的自嘲之外,輿論中總充滿複雜、沉重、對抗並酸溜溜的味道,將這種‘突破窮人想象’的想象沖突當成一種社會問題,憂心忡忡地從貧富分化、階層撕裂、社會失衡等沖突論的角度來分析,認為這種‘羨慕嫉妒恨’會帶來很多問題。

而我的觀點相反,我從來沒覺得這算什麼問題,想象、羨慕並追逐富人的生活,是一個開放社會再正常不過的事,跟貧富階層撕裂無關。實際上,一個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在對富人生活和消費的想象和嫉妒中形成的。”

……

“一種新商品成為一種大眾消費品並最終成為一件生活必需品之前,通常只是少數富人的奢侈品,很多消費品、生活方式、消費觀念,都經歷了富人引領-中産跟進-大眾模仿-社會普及的擴散過程,社會奮鬥和創富的動力正源於此。當然,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非單向傳播。”

曹林的評論功底的確很深,要不然當時也不可能成為中國青年報的評論部主編。

而這個時候,一位評審老師皺眉開口說道:“曹老師,關於你這個觀點,我並不認同,雖然你授課的確很不錯,但如果評論的觀點是錯誤的話,我覺得對學生的危害更大,就比如說剛才這個貧富,這也只是你一廂情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