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閑聊的時候,忽然之間,一個編輯驚叫起來:“你們快看!”

“怎麼了?”

好幾個編輯湊了過去,頓時就是看到展露在螢幕上的那篇長微博。

標題裡蘊含的元素頓時讓他們都愣住了,然後紛紛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後,幾個編輯的眼中還有些震撼,彼此互相看了一下,竟然是半天說不出話來。

“不像是假的,幾個要素都有,而且裡面的東西都可以找人查證。”

一個編輯深深吸了口氣:“這件事肯定會成焦點,趕緊召開編輯會議,還有空閑的記者,立即派到川省去。要快!”

沒有遲疑,整個報社的人都是運轉起來,會議緊急召開,幾個資深記者被召了回來,然後派往川省。

並不止止是東方報社,像國內的一些其餘主流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還有中國晨報,在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都是心中一驚。

當即之下,不知道多少記者奔赴川省。

……

可以說,不過是短短時間之內,這條新聞就已經攪動了風雲,更是將一切新聞都壓了下去!

無論是什麼明星的緋聞,還是什麼比較大的社會事件,在這一刻竟然全部讓位於這一條焦點新聞!

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發生這種事,也正是楊素琴如此舉動,才讓所有網友都駭然!

這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竟然就如此死了?

微博上都是一片沸騰,更是在這個時候,魯迅發了一篇長微博!

紀念楊素琴!

任風看了之後,默默轉載,南星學院的所有人,都是直接轉載,而這一篇文章,更是將這件事推向了高峰!

本來都是在憤怒的網民,在看了之後,也是隻感覺到更加沉痛和憤怒了。

“活在中國,大抵艱難,甚為寥落的生活,本來不堪重負,誰料得又遭逢此變故。川人性烈,當年抗戰,死戰不退,戰死不降,去時數千,返鄉往往不過數百,甚至傷亡殆盡。楊素琴不過一農婦女子,卻甘願玉石俱焚,我覺得有寫點東西的必要了。

而在看了報道與影片後,我亦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於死者毫不相幹,但在生者,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一個普通農婦的鮮血與哀嚎,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裡還能有什麼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而在痛定之後,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這就是當時那篇極為有名的《紀念劉和珍君》,現在魯迅將它寫出來,雖然做了略微的刪改,但大意一樣!

所有的網友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都是在沉默,仿若字字帶血。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九月十四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

“我在今日早晨,才知道此事,報道上說有人自.焚,我大抵是不信的,對於這種說法,竟至於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不過一個普通農婦,更何至於無端用最野蠻的方式來自殺?

然而不過稍下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照片和影片。在影片裡,楊素琴和那些人身上還有還有棍棒的傷痕。

而當地政府有令,說她們是“不開化的暴民”!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新聞是假的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