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植物圖譜繪製計劃收穫頗豐,但對於蘇靈來說,這些新收錄的植物還遠遠不夠,還沒有出現他記憶中那種可以決定未來走勢的農作物出現。

比如產量極高的土豆,便是某州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運過來的,所有開頭的字便定為番,有著番船的意思在裡面。

與他同行的還有幾件堪稱神器級別的農作物,比如番薯、玉米……

這些聽起來司空見慣的食物,處於洪荒此時的時代,實際上還沒有在九州之中現身。

當然,就算有它們賣相可以也與印象中的相差甚遠,體積必然沒有後來培養出的那麼大,土豆最多也就是豆子般的大小。

不然為何一開始便命名為豆呢?

大塊的土豆番薯都是擇優培育出來的大產量品種。

在蘇靈故鄉的時間線之中。

這些植物大約是在明朝時期運過到東方的,按照這樣來說,糧食充足,明朝不是應該很昌盛嗎?

至少要物資上要比宋朝還要充足一些才對啊!

意思是這個意思。

不過問題就來了。

明朝十分點背,與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到處都是天下糧倉的的大宋不同,明朝末年趕上了一波小冰河期……

夏天干旱無雨,冬天則是天寒地凍,在這種環境之下,根本無法讓糧食擁有極高的產量,甚至某些地方則是顆粒無收。

民以食為天。

大地都不產糧食了,在加上番薯土豆在那時還沒有優良品種培育而出,沒有糧食的情況之下,必然會出現混亂。

缺乏食物再加上朝堂混亂,所以明朝末年的那在小冰河期之下便覆滅了。

如果再給明朝一些時間,將番薯、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培育出來的話,也許能依靠大產量的糧食扛過那段時間。

甚至藉由此渡過小冰河期,甚至催生出比大宋還要發達的經濟和工業。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蘇靈探測植物,就是想在九州周圍的蠻荒地區找到這些神奇的農作物,若真的能找到的話,提升人口是顯而易見的。

同時擁有極高種植密度,極高的靈石產量,個人的糧食生產力會大幅度提升,這樣的話,將會有更多的工業人口流入到城市之中。

從而催生出工業化。

甚至達到文明進步的層次。

“直到現在任何關於某洲的農作物都沒有出現,難不成因為地理位置,這些植物都在九州大陸之外嗎?

若真是如此的話,可就麻煩了,大海之中有無窮無盡的兇獸,就算是修士也很難橫渡,甚至因為九州大陸周邊的兇獸問題,出九州都是一件麻煩事。”

蘇靈嘆了口氣,只能先將此時放放了。

修士過不去這句話中的修士並不僅限於地仙修士,即便是蘇靈如今的實力,想要跨越過去風險也是極高的。

蘇靈猜測……如果將整個洪荒地圖鋪設開的話可能和他故鄉的地區相差不遠。

核心區域是九州大陸,周圍則是一片蠻荒區域,有一半相鄰大海,有一半則是高山荒漠,九州大陸與蠻荒區域之間隔著的是瑞獸的棲居地。

而這次探測的重點,便是在九州靈力匱乏的區域和瑞獸棲居地之間的區域,還未到危險的蠻荒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