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徹悟(第2/2頁)
章節報錯
直到不久前,看了豐收的從心所欲的神技,對他大有觸動。察覺到了自己只所以不行,就是為天賦所限,太注重操作間種種入微變化,而沒注意調整心靈的境界。
在明王金剛斬中,這點阻礙似乎也為之斬去。於是,種種劍訣變化,隨心所欲,再沒了任何阻礙。
自從在幽冥空間中覺悟伏心菩提起,高飛揚就一直在這境界中徘徊著。
進入伏心菩提,意味著他理解了這個境界的道理,可知易行難。明白道理是一回事,按照道理做是另一會事。直到此刻,高飛揚才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不偏不倚。
蕭憶情見高飛揚並不趁著寶貴機會殺過來,略略有點詫異。為了對付萬裡獨行,來之前,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數套應對方案。就像手中這把金剛明王斬,高達十階,威力絕倫。
可預案中,這柄神兵的作用並不大。其他人不厭其煩的告誡過他,金剛明王斬雖然威力無匹,卻很難傷到萬裡獨行。一旦展開戰鬥,萬裡獨行必然用他的速度不停遊走,製造一擊秒殺的機會。
到時,面對高飛揚致命一擊時,身上的貝葉經甲和天河星沙才是反擊的殺手鐧。
可交戰至今,沒有一樣在眾人的預料之內的情況發生。首先就是萬裡獨行竟然硬接了金剛明王斬,其次就是他竟然沒有利用速度遊移。這種戰術上的預判出錯,讓蕭憶情有了種很不妙的預感。目睹萬裡獨行的無上劍技後,蕭憶情的把握又少了數分。
“你為什麼不出手?”見高飛揚神態悠閑的待在那裡,蕭憶情忍不住問道。
“你不是讓我接招麼?我在等著呢……”蕭憶情無語……不要試圖和萬裡獨行鬥嘴,你會不知所措的!這條告誡猛然浮現出來。的確是如此,高飛揚一句話過來,頓時把蕭憶情噎的找不到北。
蕭憶情勃然而怒,他還無法接受對手那種從骨子裡冒出來的輕蔑。而事實是,他的確是沒什麼好辦法能奈何的了對方。這讓他更是怒上心頭。蕭憶情本性熱情善良,並不喜歡這暗中計算他人的舉動。
雖然迫於兄長的壓力,同意幫忙。但內心中,對高飛揚並無什麼仇恨之心。此事成與不成,到也並不十分放在心上。
可被高飛揚一激,暗算他人的不安徹底的消失。現在想的,就是要給這家夥一個好看。蕭憶情口誦金剛明王夜叉咒,“凡夫之界,威光所及……”金剛明王斬作為十階神兵,當然不會只有劈斬這樣簡單的功效。金剛明王斬,實際共分為八大金剛、五大明王,可以産生多種組合,變化繁複無比。
限於等級法力,蕭憶情此時能催發的變化不過寥寥幾種。這門金剛夜叉明王咒,是他能施展的威力最大的變化。
此咒一出,一尊頭頂龍為冠鬘瓔珞,顰眉怒視,遍體青色神光的夜叉明王虛像徐徐現身,虛像漸漸與蕭憶情重疊在一起。
蕭憶情遍體青光,虛像中的猙獰神威與他俊朗的五官重合在一起,讓此刻的蕭憶情平添了降伏一切妖魔的威猛。他手中的金剛明王斬,青光流轉間,無盡的森然毀滅氣息鋪天蓋地。
高飛揚感受著遠處蕭憶情身上的種種法力波動,看到金剛夜叉明王現身時,不禁微微搖頭,就像方振衣所駕馭的大日如來像一樣,人在處於下風時,總想著爆發最強力量來一舉解決對手。
在戰術上,實在是太粗糙了。蕭憶情當然不同於方振衣無奈的拼死一搏,他能有更多的選擇,卻選擇了一種最費力的。年輕人啊,實在是太沖動了……
高飛揚甚至比蕭憶情更瞭解他身上發生的變化,在強行驅動金剛夜叉明王時,他身上的法力流轉就處於超速運轉階段。這個狀態下,蕭憶情最多堅持不了三十秒。他身上那兩股隱晦而巨大的靈氣波動,在這樣的狀態下,幾乎無法催動。
早在交手之初,高飛揚就察覺到了蕭憶情身上不同尋常的兩股靈氣波動。一件是在胸腹位置,一件是在他左手中指的指環上。一人身上有一把超極品可以理解為運氣超人,可有三件,就太不正常了。
高飛揚有八成把握,這個少年,是對手派來的。也正是為此,高飛揚才一改往日慣用戰術,硬捱了金剛明王斬一擊。也正是為此,才眼睜睜的看著蕭憶情催發威力巨大的金剛夜叉明王變,卻不做任何的攻擊。
“諸惡魔者,遇者催伏,闢除退散。”蕭憶情法咒誦畢,手中金剛明王斬一指高飛揚,一道青光而出。青光在空中不斷的壯大,待到高飛揚面前時,一線青光已經變成遮天蔽日的青色光幕。
湛然清冷的青光映的高飛揚衣衫皆碧,深如淵海的眼眸中,也只有一片青色光芒轉動。
青色光幕中,更有蕭憶情最後一句經文在不停回蕩。誦念“諸惡魔者,遇者催伏,闢除退散。”經文的聲音,由一人之聲變成了億萬聲音齊誦。有如山崩海嘯的誦聲,帶著不可抗拒的無上威力貫入高飛揚耳中。
隔著三千世界,那誦聲卻仍讓觀戰眾人神為之奪。暗暗心驚同時,不禁思忖道,“我等旁觀還覺得氣虛神沮,不知那首當其沖者,又該如何?”
“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塵不染,如夢幻泡影露電萬法皆空。”面對來勢洶洶的青光,高飛揚雙目低垂,輕聲唸了一句佛偈。
徹悟神意合一妙諦的高飛揚,在金剛經與般若心經中各取一句為對,標誌著他對大無相般若劍氣與金剛不滅身應用,已經到了不拘泥與形的絕頂境界。
輕輕的佛偈就如怒海中的燈塔,保衛著高飛揚不為金剛夜叉明王的恐怖攻擊下迷失身心。水色劍光勾勒出的一尊釋迦摩尼佛像在青光中緩緩浮現。
低眉垂目,面帶無限悲憫的佛像金身如中流砥柱,在吞噬一切的青光中,屹立不倒。高飛揚這式立地成佛,取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念一起,諸法不侵。
遠處蕭憶情見狀急忙催發法力,想要一舉制敵。眼眸中卻有九道白光電閃而至。
這九道白光恍若天外流光,無論是時機角度都妙到豪巔,正中蕭憶情法力輪轉的空隙。蕭憶情才欲催發貝葉經甲,卻覺法力一滯,正覺不妙之際,眉心微微一痛,已然化作了一縷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