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食慾這個話題,可以寫很多文章,人有食慾,馬有食慾,牛有食慾,張嘴吃飯的動物,都有食慾。

小摔當然也有食慾,他和馬茶、小火、小冰走過一棵棵高大的樹木,心中想著自己吃過的所有餅子,大概是因為餓了吧,滿腦子都是餅子,以前他吃過很多餅子,其中不乏很好吃的餅子,也不乏吃後記憶深刻一輩子也忘不了的餅子,吃餅子,這件事本身就很幸福,而在這裡,小摔吃不到餅子,離開木城後,他們路上遇到一些怪物,打鬥了幾番後,到現在,人人肚子都餓了。

沒有吃的,老在叢林裡流浪也不是個事兒,小摔是有愛心的,是善良的,是不願意殺生的,而這個時候他也沒有了行善這份心思,開始想著去打獵一些動物吃肉。

想要吃肉,必然要打動物,樹上不長肉,肉要從動物身上索取。林子裡動物是豐富的,大大小小的動物,吃哪個?這就像在大飯店裡點菜,菜品很多,吃哪個?如果自身獵殺的本領足夠好,那麼就想吃哪個吃哪個。要是自己武力不行,那就只能抓個螞蚱吃。

他們爭論的動物有兩個,一個是老虎,一個是獅子,經過爭論,最後,他們決定獵殺一隻獅子吃。

獵殺動物不對,這不符合泓法,不符合美好的大法,他們心裡知道,可心中想要吃動物,不吃動物,心裡不開心,心中不美好,吃了動物。心裡才開心,心中才美好,心中美好的話,這種感覺,就如同是山中的泓一樣美好。

既然決定了吃獅子。那麼就需要打獅子,在叢林中他們記住了一個原則,吃什麼打什麼。

林子大了,到哪裡打動物呢?這個也需要他們做選擇,吃哪一塊的動物呢?當然是吃哪兒打哪兒。

林子裡面還有水呢,水裡有魚蝦等水中生物。所以在林中不能怕餓死,林子裡面,是飲食的天堂。

因為林中有溪水,溪水中有魚,所以小摔等人很高興。他們有魚吃。小摔注意到,有很多魚居然長在樹上,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樹上會長魚呢?

小摔最初是想到溪水裡捕魚吃,但他發現樹上有長的魚,就從樹上取魚。

馬茶看了這現象,解釋了這種現象。馬茶說這是有人在林中修煉法術,修煉法術時帶起了很多溪中的水。很多魚就被帶到了樹上,因為那魚沾了法術,扎到樹上後能維持很長的生命。這樣一來,當人從樹下走過,就會看到樹上有很多魚。

哈哈,這太有意思了,沿著樹木往上找,是可以找到魚的。這一次。小摔從樹上摘到了好多魚,他們四個人一頓根本吃不完。緣木求魚。是求得到的,樹上有很多魚。樹上真的有很多魚,此言不虛。

小摔在樹上摘了很多魚,他要和朋友們吃這些魚。小摔早就在文章裡寫過,人這個生命,對待其他生命要有愛心,要儘可能地團結他人,做他人的好朋友,不說完全為他人著想,至少要做到與人和善相處,不故意找茬,不故意傷害其他的生命。

但這一次小摔卻要傷害其他的生命了,他要殺魚了,殺很多的魚,這是殺戮啊,殺了魚,他們要吃魚,小摔沒有遵照以前在文章裡寫的文明要求,他敗給了自己的食慾。

人總是為了自己的去奮鬥,人進行各種拼搏,多是為了各種的實現。

小摔曾在文章裡寫過,人有是正常的,人滿足也無可厚非,人想吃喝玩樂也屬正常,但前提是人不能傷害其他的生命,首先不能陷害其他的生命,不能設定一個圈套,讓其他的生命進入這個圈套,不能故意傷害其他生命,不能作惡以侵害其他生命,泓常在心,泓常在口,追求美好,言行文明。

小摔過去在文章中的思考,在文章中探討的話題,他感覺都容易被所推翻,過去他在文章裡說自己不能吃肉,小時候不曉得那肉是殺害動物得來的,後來長大曉得了,就不想吃那殺害動物後獲得的哪怕香噴噴的肉。

小摔吃過很多餅子,其實有很多東西如餅子都是很好吃的,小摔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去吃麵,外加一個餅子,父母也是一樣,父母吃完了一碗麵外加一個餅子,但是小摔年齡小,飯量不大,吃了一碗麵,那個餅子吃了一半就吃不下去了,但因為那餅子很好吃,小摔就硬是吃下去了,結果肚子撐得不得了,蹲在地上好久不想起來,肚子撐得疼。

小摔少年時還吃過一種學校賣的五毛錢一個的餅子,那種餅子很鬆軟,泡在水裡久了,會變成很鬆軟的海綿一樣的東西,正面看它,一圈圈的,這餅子,可以拽成一個長條,那長條是彎曲的,不用力拉,把手鬆開,那餅子就又會成為一個餅子,那餅子上面似乎還抹著辣椒。

那種餅子,小摔是有印象的,當時很多人吃那種餅子,學校一週讓回一次家,學生們在學校能買到的餅子,就是那種餅子了。

小摔後來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還吃到過一種餅子,那可不是“圈圈”餅子,它拉不成長條,但這種餅子外面酥黃,裡面嫩熱,吃起來別提有多香啦,小摔當時誇讚那餅子為天下第一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摔吃過很多餅子,有些餅子印象深刻,有些餅子吃過去就忘了,可能會在以後的某些時候還會想起來,吃餅子,吃餅子,吃餅子,吃過的餅子,僅僅是吃過了嗎?吃過的餅子,有些是難以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