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輕候,真的是要氣死了。

沒有鳳台城的紙醉金迷,奢華無度,但在朔方城的這場宴席也是極盡精美,穿行在小橋流水間的嬌娥持托盤,魚貫而入,低婉悠揚的絲竹聲清新悅耳,沒有金盞託銀燭,但有皓月送清輝,沒有玉盤盛瓊露,但有花酒伴蟲鳴。

要懂規矩的人才能明白,這一場在朔方候府裡舉行的所謂家宴,是最高規格的一場大宴,往日裡只有遇上了朔方候大婚之時,才會擺出這麼長的流水席,舉城共歡,也才會早在十日前就給各地小諸候送去請帖,邀他們今晚齊聚。

這樣盡心盡力,耗費心思的一場盛宴,別人也許會認為,是王啟堯繼任了朔方城諸候之位,於是大開此宴,為了慶賀。

但實際上,王啟堯這麼做只是為了,歡迎王輕候的回家,歡迎他的弟弟回來,並且,活著回來。

原本的王家人丁興旺,如此已只剩下他們兩兄弟相互攙扶,共同進退,抵禦著這整個世界的黑暗與不幸。

在王啟堯的心裡,他想給王輕候最好的,把最多的寵溺和關心都給他,說是補償他這一年受的委屈也好,說是自小他便是這樣疼愛自己弟弟的也好,他覺得,自家兄弟,有什麼不可以給的?

所以,王輕候這個又能作又能惹事生非又還隱隱著綠了大哥的弟弟,可以穩穩地坐在第二把椅子上,不管是多高的功臣,又是多重要的封地諸候,都不能撼動他的地位。

王啟堯用實際行動證明著王輕候的重要性,告之他的封臣,他的將軍,他的下人,以後在這朔方城裡,多了一個說話之人。

各地小諸候依次上前送禮,聰明的人會備下兩份,一份賀王啟堯封候大喜,一份賀王輕候歸家之吉,這一部分人的禮,由王啟堯親自接過,道謝,著令下人放在左邊。

不夠聰明的人忘了王家兄弟的關係何等親睦,只備下一份禮,只賀了王啟堯一個人,這些人嘛,王啟堯便讓下人收禮,淡淡應過,賀禮放在右邊。

哪些人可以多多封賞,哪些人要慢慢教育,便已是有一份再清晰不過的名單。

賢內助季婉晴細細列下這份名單,暗自藏於袖間,只等夜深席宴散去,她便會與王啟堯挑燈看人,細細說來。

方覺淺坐在王輕候身側看著這一切,眼底瞭然。

她對有些事反應有點笨,但對有些事卻一眼就看透。

“想什麼呢?”王輕候問她。

“想你大哥的確是個非凡之人,今日這場宴席定了你的地位,還震懾不少人,那些沒準備兩封賀禮的人,今日過後必定惴惴,你再出場安撫這些人不計前嫌以示大度,便能收攏人心。你大哥為了你,煞費苦心。”

“不錯,大哥的確有此意。朔方城轄治下的幾百小諸候,其人各有心思,真正純粹的忠誠,是很難得的,總是需要外力束縛。”王輕候握著她的手,慢聲道來。

方覺淺突然就覺得,這朔方城的水,也不淺,盤著兩條龍呢。

喜歡神諭請大家收藏:()神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