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殷九思被殺,他的門客也都被王后清得七七八八,都指著這位太史大人也被拉下馬,但偏偏他氣運好極,竟在這種漩渦之下,被派去北方河間城,成了河間侯的太上侯,監督著整個北境,不說這官職有沒有升,但手中的實權那是妥妥地漲了的。

而且相較起鳳台城這個一言不合就丟了性命的極危之地,他在河間城活得有多逍遙,簡直是不言而喻。

外人不知這其中曲折,不知張恪在去北方之前也是險些丟了性命的,只以為他官運極旺,不知這極旺的代價,張恪也是提著腦袋才有的。

好在張恪在官場上混跡這麼多年,深知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去河間城之間頗有不甘,但事成定局後,也就明白了,王輕侯這樣的人,以後必成大事,他及早轉投王家麾下,不失為明智之舉。

後來在河間城,張恪的日子的確過得不錯,河間侯季錚對他頗是禮遇,好吃好喝地供著,張恪也只需每個月向殷朝寫封信,報告河間城及南方一切都好,也就算履行了他南方督任的職責了。

但明顯著,如今這是糊弄不下去了。

張素憶的信裡寫了長公主的南下這個秘密,這個秘密對張恪這樣的人來說是個危險訊號,他得知長公主南下之事,立時明白南方搞得火熱朝天的結盟怕是已經被殷朝知曉,極為了解殷朝局勢的張恪當即立斷地,給王后越歌去了信。

信裡寫著王家勢大,拉攏其他諸城,有意結盟,不少城池已然投入王家門下,但仍不知其兵力幾何,不知其財力幾何,只知王家那小小的朔方城,早就擴張了版圖。

王啟堯是比王輕侯更可怕的存在,他不止與王輕侯一般無二的聰明多才,更比王輕侯忠厚,得人心,又有江公這樣的智者相助,難保其不會有非份之想。

好在聽聞長公主南下,定能破滅王家野心與幻想。

重點不在前面那些王家如何如何了不起的話頭上,重點在最後一句。

越歌才不希望看到長公主破滅王家野心之後,接過南方這麼大一塊地盤呢。

她這些日子被長公主欺負已經夠慘了好嗎?若是讓殷安再得手南方,那她還要不要活了啦?

用王輕侯的話來形容,這叫給殷安設路障,讓越歌這個路障,拖慢長公主的步伐。

越歌不負重望地,趁著長公主不在鳳台城,開始搞事情。

重回朝堂啦,清理異黨啦,覬覦兵權啦,收買人心啦,傳播謠言啦,什麼什麼啦,但凡是妖后該做的事情,咱們的越歌總是做得出彩到位,令人讚歎。

抉月公子也是個大大的好人啦,什麼有事沒事地悄咪咪地幫越歌暗殺個臣子啦,什麼閒著也是閒著地在昭月居傳些風言風語搞得人心惶惶啦,什麼送幾個美人兒去幾位大臣家中鬧出點父子爭佳人的醜聞啦,這種無償地,免費地,善意地暗中幫著越歌的好事,簡直是不要太多太美妙。

一言以蔽之,長公主您儘可南下,搞不亂你的鳳台城算我輸!

喜歡神諭請大家收藏:()神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