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往清陵城

在越城與清陵城之間,有一條河名叫望水河,發源自巫族之地的三泉聖河。

相傳在很古遠的年代,有一位天神去去巫族之地,看那裡荒蕪人煙,大地乾涸,便施展法力,撼動大地,大地上平空出現三個巨大的泉眼,湧出了汩汩清泉,彙整合河,福澤百姓,再一路東流而去,流到越城以東。

越城與清陵城之間前仇新恨有不少,但是對望水河倒是一樣愛惜,這條河流非常特別,在雨季之時,望水河水流充沛,甚至時有洪水奔騰,但一旦到了旱季,卻河水斷流,河床都裸露。

兩城的百姓不知原因,只將這歸為神蹟,說這河中有河神神衹,對望水河充滿了敬意。

眼下又將到旱季,河水不再似夏日雨水天氣裡那般多,但也能容下幾艘船渡江而過。

捨不得自己遭罪,在講究方面跟王輕侯有得一拼的寧知閒找了遊船,決定順著河道去清陵城,水路要比馬車更舒服,晃晃悠悠不知天外日,沿岸風光又極是綺麗。

他們沒有在越城繼續等著王輕侯的原因是,清陵城裡那位叫阿釵的姑娘,怕是不行了,去得再晚一些,估計就要真的死翹翹了。

“得益”於王輕侯在鳳台城時,跟孟書君通了信,叫孟書君驅逐神殿中人,徹底將那裡的神殿信徒激怒,他們把怒火撒在了阿釵身上,說她是妖孽邪物,死而復生,才給清陵城神殿帶來這麼大的災難,一定除了這邪物,才能還清陵城一個太平。

方覺淺聽罷,啞口無言。

圍繞在阿釵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早已不再是一個人的罪過,而是一些人,一群人,許多人,這些人當中,包括她自己,也都是推手之一。

可憐阿釵什麼錯也沒有,卻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替罪羔羊。

方覺淺坐在船頭上,河面的風微帶涼意,吹過她長髮與面頰,她望著綠至幽幽的河水出神,看那些一圈一圈盪開的漣漪推起波紋,覺得他們所做這一切,也像極了這些水紋,一圈一圈地擴散,有一些擊打石岸,有一些消失水間。

“在想什麼呢,方姑娘?”應生坐過來,遞了一點乾糧給她。

“想阿釵。”方覺淺接過吃了一口,沒什麼興致放在了一邊。

“我聽小公子說,孟書君那個人,別的都不行,一萬種毛病,但是對阿釵姑娘的一片情意,卻是不能汙衊的,我想,孟書君應該會保護好她吧?”應生天真地說道。

“孟書君越是保護她,他清陵城的百姓就越憤恨,這就跟殷王越是寵愛越歌,越歌就越被人恨一樣,她越被人恨,殷王便越想用更多的寵愛填補,最後形成一個死迴圈,怎麼都解不了。”方覺淺與應生閒話道。

“但我覺得,阿釵姑娘若是知道孟書君為她所做的一切,也會感動的吧?以前在鳳台城的時候,孟書君為了回到清陵城對阿釵姑娘做了那樣的事,阿釵姑娘肯定傷心的。現在孟書君這所做一切,大概也是在贖罪吧。”

應生咬著乾糧,忽然嘆聲氣:“唉,也不知小公子什麼時候才能追上咱們。”

“你想花漫時了?”方覺淺笑道。

應生臉一紅,乾咳了一聲:“方姑娘你說什麼呢,我是在替你和小公子著急呢!”

“喲喲喲,都臉紅到脖子根了,還不承認呢。”方覺淺逗他。

“花姑娘不喜歡我。”應生委屈巴巴地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