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是誰,他都是我親弟弟

花開兩朵,話說兩頭,自上而下,自北而南,先從清陵城說起。

於若愚曾經在清陵城呆了那麼久,為了擊退巫族的入侵著力不少,他肯定不可能什麼也沒有做到,那未免也太小看了一位神使的力量。

他在清陵城的那段時間,重振了神殿各分殿,招收了大量信徒,成為神殿神衛。

在很久以前,清陵城並不是一個多麼排斥神殿的地方,只不過是在孟書君回去之後,事情發生了劇變而已,但是長久以來神殿在那裡打下的根基,卻是很堅實的,百姓中也有不少對神殿信仰之輩。

而後來巫族的入侵也只不過是一場地盤爭奪,寧知閒這個人,對於百姓對她崇不崇拜,對巫族信不信仰,並沒有太多追求,她是活足了八十多年的老人,看透了這人心不過是一場笑話,誰的拳頭大,百姓就跟誰走。

她也根本懶得費心要用多大力氣摧毀這裡的人對神殿的崇敬,懶得傳教,因為只要時日長了,巫族深入人心之後,那些喊著神殿至高的人,莫名其妙地就會來到巫族麾下。

這便給了於若愚機會。

使得阿釵全身潰爛的根本原因,自然不是寧知閒的喚生之術有誤,沒做到位,而是於若愚派人給阿釵動了手腳。

喚生術這秘術的確神秘,沒幾個人會,但是也不是說這秘術就毫無缺陷——將一個死人活生生變作活人,這本就是有違天道之事,天生殘缺。

取的那一縷幽魂若不強大,也根本不足以撐起一個死人的復生。

孟書君,沒那麼強大,頂多的,不過是比普通人強上一點點。

阿釵的復生,其實對他而言,是一場極不划算的交換。

於若愚不過是趁寧知閒未查之時,刻了一道符印,燒成灰燼,讓阿釵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了下去,壞了這喚生之術的根本。

清陵城裡神殿信徒眾多,還能找不到人做成此事?

對阿釵這活死人恐懼害怕的人眾多,還怕沒有人支援?

孟書君的清陵城中,有多少下臣因此事對他不滿,覺得他荒誕滑稽,對巫族深感厭惡,數不勝數。

那本就已是個搖搖欲墜之地。

本來寧知閒的打算是,在清陵城徹底崩潰之後,她巫族徹底接手,到時候就算沒有了孟書君這個傀儡,她也能徹底掌握清陵城,但於若愚不會讓她輕鬆得逞。

就是可憐了阿釵,莫名其妙的死亡,莫名其妙的復生,莫名其妙的,又被算計了這麼多,落得如此悽慘的模樣。

所有以她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重重陰謀,對她而言,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凌遲。

真正的死後都不得安寧。

再說南方的朔方城,王輕侯。

後來白執書查過了,來行刺的刺客不是別人,正是朔方城管轄之下的陳城之人。

講得再細緻點,是神墟在陳城的招募的刺客,因為他們的後頸上紋著兩把倒立著的長劍穿過一個正立著的三角形的圖騰。

這聽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也沒那麼難想明白。

神墟忠於殷朝,在這一點上,不管是以前的神墟還是現在的神墟,都是他們始終如一的宗旨。

那麼,當朔方城開始搞三搞四大肆搞事情,不停地侵吞其他城池的時候,肯定是危害到了殷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