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最近採用了一些新的舉措。

她撥動了國庫的一部分銀兩,用作獎勵欽差的辛勞。併發下指令,從今日開始到一個月為止,各欽差在州府厲行清廉的時候若有所成,她這個當皇帝的必定更有獎勵。這番話一出,不少欽差都著力於辦實事,沒費多少工夫,便遞交上來一份官員名單,皆是有在當地出現貪汙腐敗的人物。

長寧將計就計,以清掃貪官為由,辭掉了不少地方官員、約摸十幾二十個,程度不等。而辭掉官員之後,長寧便又從近年新提拔的臣子裡挑選人才,安插到各個地方上做事——有過半人都是秋試時主張女子集權、天下大同的文生,雖然他們的話也有阿諛奉承的可能,只是他們要的是名利,長寧要的是易俗,二者各取所需,倒不矛盾。

老臣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這個女皇帝根本就不像剛開始時想象中的容易控制,反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大延江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按著長寧的規劃去發展、老臣們是元老又如何?只要做錯了事,恐怕也會受到長寧的千刀萬剮。

可別忘了,那次京都之變,殺趙乾的人就是長寧。

剛開始的時候,有幾位大臣想著要不要聯合起來以防長寧算計、可是這個聯盟還沒有幾天時間,長寧就把其中幾個喊到宮裡去問話,過後還時不時跟著這幾個人相視而笑,很有已經談攏了的嫌疑……老臣聯盟就是因為這一個嫌隙而互相猜疑,最後在維持了十一天的情況下徹底瓦解,全部人選擇依附長寧。

“你若是不和朕說,朕都不知道你們平時能搞那麼多小動作。”御書房裡,長寧正召見著翰林院首席徐文宏。那徐文宏其實也不算老臣之一,但是那些真正的老臣覺得徐文宏等幾人是天命帝時候的心腹,興許也會受到威脅,故也一起聯盟進來——他們幾個受天命帝恩惠,怎麼會揹著長寧做事?所以就聯盟當天,他們便通知了長寧。

可見他們背叛這個聯盟還挺快的,也許是不想承認自己是老臣吧。

長寧特意召見了幾個人進殿,沒聊什麼,但是卻會引起那群老人家的懷疑。

“也不是很多小動作,只不過老臣們擔心皇上的新政會開到他們的腦袋上,故而純粹為了自保罷了。”徐文宏如實道來,到底還是不希望長寧對老臣們有太多的偏見。

“他們不要老是雞蛋裡挑骨頭,拿朕做文章——朕自然不會為難。”長寧莞爾,望著下邊垂頭不語的徐文宏,“徐卿家應該明白,朕也不是想把千百年來的風俗一次改過來,大延也不可能代代女子登基。朕稱帝,也只是想讓天下人明白、女子並不會比男兒差。”

句句肺腑。

就像她那個頂天立地的父皇。

徐文宏心裡咯噔了一下、順從地躬身:“臣自當明白皇上的用意。”

君臣二人復又聊了一下最近朝堂裡的大小事務,說了約大半個時辰,才停下話。長寧翻閱了一些翰林院遞上來的文稿,不禁有些疑惑:“那溫嫋嫋如今做的是什麼事情?”似乎翰林院整理的文學書籍都沒有溫嫋嫋的名字,莫非一直沒做事不曾?

“目前,是讓溫尉郎到後宮整理各大宮殿的情況。”徐文宏避重就輕,“畢竟溫尉郎是女官,出入方便。而這項工作也是考察溫尉郎的細緻心。”

哦,這樣子。

長寧細想了想,似乎也真是見過溫嫋嫋在後宮行走的痕跡。貌似,是在景和殿那邊?說到景和殿,今晚得過去和皇嫂吃頓飯才好。“那朕便放心了,徐卿家多帶帶她吧。而今,朕也無他事,徐卿家便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

——

皇城景和殿。

梵兒早早吃了奶在寢殿裡睡下,王以俞便自己來到偏殿用膳。只是這時御膳房送來的食盒與往常不同,看那擺了滿桌菜餚的模樣,王以俞自己一個人是斷不能吃完的。“皇上今晚可是要來?”

“回稟太后,皇上方才打發了小內侍過來通傳,說今夜陪同太后用膳。”貼身宮女在身旁回道,“要跟太后說的,還沒來得及。”

“嗯。”

王以俞也習慣了長寧的作風。

每一回長寧要到景和殿做客亦或是用膳,基本都不會提前通傳、只是把東西一股腦送了過來,才有內侍跑來說今晚如何如何。按照宮中規矩,長寧這般的確是枉顧條例了。王以俞在偏殿踱步,看著桌上的飯菜,知道這都是長寧專門吩咐御膳房做的東西。

半數是王以俞愛吃的。

還有半數,則是柏清平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