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風波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命十六年五月。
東宮太子府的正堂上,皇帝子桑聿一臉平靜地看著他們二人。嘴角還是往上揚著,笑起來的時候眼睛彎的弧度就跟她自己那年今日一樣。
除了自己人,可能整個天下都猜不到她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就連她的兒子太子睿,對於這件事還是懵懂得不敢相信的。那天太子睿跟她說了那小旦身懷有孕的訊息,子桑聿聽了沒有多大的反應,只是當時問了太子睿一句話。
“無論以後發生什麼事,朕希望你能面對所有的結果。”
就像是當年子桑聿還是姓連,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決心和柏傾冉在一起的時候,連復就曾跟她說過差不多意思的話:“以後不論發生什麼事,這是你親口應下的,我幫不了你半分半毫。”
子桑聿到了這個時候才能體會到當年連復的感受。面對這兒子做出驚世駭俗的決定,那種滋味真不是一個百味交雜可以形容。但是她絕不會反駁睿兒的想法,她會尊重他的所有選擇、只是她希望睿兒能為這個決定負一切的責任。
所以這年剛過了端午,子桑聿便親自給太子睿以及那小旦王以俞操辦了婚事、正妻,堂堂正正以十六人大紅花轎抬進門的正室,意味著這小旦日後會成為大延的第二位皇后。太子睿喜不自禁之餘,帶著那已經懷了身孕的王姑娘對子桑聿千恩萬謝。
子桑聿沒說話,一直背對著他們。
柏傾冉坐在她身側,朝他二人給了一個笑容:“回去吧,以後好好過。你父皇一貫疼你,這會兒謝什麼?”她知道子桑聿心裡並不是那麼地好受。
“一拜天地——”
“二拜天子——”
“夫妻對拜——”
東宮太子府早已掛上滿堂紅緞,子桑聿也是第一次看到睿兒的笑容是那麼滿足。小時候,他有過這樣的情緒,只是這一次,子桑聿更加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好的決定。嘛,那些要被眾臣上諫的事情先放一邊吧,真是胡鬧,怎麼總是這種兒女私情要被別人批一頓呢?
說來也是無言以對。
怎麼我自己當皇帝一堆事,這兩個兒女也一堆事呢?一群驚世駭俗,處理得好自然是傳奇,處理得不好只怕會被世人詬病。子桑聿頗為滿意地接過王以俞遞上來的新婦茶,她從來不會因為這些世俗限制而為難別人,畢竟她自己也已經跳脫世俗之外。
既然已經被世人尊為天之驕子,那麼,做一些與人不同的事情又會如何?反倒,顯得自己特別突出了。
經了這件婚事,舊時的諾黨派又有些死灰復燃的苗頭,他們拿著戲子身份說事,說堂堂太子娶一個拋頭露面的小旦為正妻,視國家朝綱於何地?日後太子登基為帝,這小旦也隨著當皇后不成?一套又一套規規矩矩的道理扔了過來,言下之意要麼這樁婚事辦不成,要麼太子睿不配當儲君,七嘴八舌,在朝堂之上吵了好幾天。
比當初柏傾冉的尷尬身份還更多東西說。
畢竟柏傾冉除了血緣,她有資格當一國之母。
子桑聿還記得那天在朝堂之上,趙乾領著幾個門臣直斥太子睿在這件事上的不妥當之處,甚至字裡行間帶著一些不好聽的語句,讓那坐在上頭的太子睿一直緊咬牙關不說話。
皇子諾也在一邊,倒是有些趾高氣揚,這讓子桑聿不禁搖頭。那個乖巧的孩子,到底是利慾薰心還是被人挑唆?變得這般模樣。不過也罷,自己的確有過讓諾兒成為睿兒磨練物件的打算。
“趙中令!”三軍都督顧樘徑直站起,怒眉倒豎直視著趙乾的眼睛,絲毫沒有想留他面子的意思。“皇上跟前,太子縱有不是,那也是我大延未來儲君,皇上尚未開口,爾為臣子,怎能不懂禮數?再道,婚娶之事雖關國運,但也只是當中之次,爾怎曉得此人必為將來之後?即便是!爾又怎曉得此人沒有為後的資格?中令一味拿儲君之位說事,怕是忘了皇上在元陽夜的話罷。”
字字珠璣,明顯地維護子桑聿以及嫡子睿。作為顧樘掛名外孫的皇子諾不免覺得失落,這外祖父若能偏心一些,天下豈不唾手可得?可惜,這份正直使錯了地方。
趙乾臉色一沉、子桑聿在元陽節時曾說,國之儲君先立嫡,無嫡立長。睿兒乃嫡長子,生來便是儲君的人選,若有違抗,便有著謀反逼宮的意味。今日這顧樘說話不留顏面,倒是又把諾黨派的氣焰打壓了下去,這可如何是好。
——
後來麼,以李新,盧錦正等文臣的辯論,加上新生武將柴子權等人的幫忙,太子睿娶小旦的事情逐漸在朝堂之上被掩蓋了下來。而且為了以防民間有小人亂說話,子桑聿暗地裡安排了人在街頭巷尾編出一套‘太子和小旦民間邂逅’的浪漫故事,以說書、閒聊的方式傳遍大江南北,讓那些嚼舌根的人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把心思放在關注他們二人相識相戀的過程上。
一傳十,十傳百,說書人以他們說書多年的經驗,把這小小的故事越說越玄,當中更是給王以俞帶了一些奇幻色彩,以襯托為什麼天下女子偏偏是她當太子正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