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安統十七年,八月。

京都皇城。

這天才是清晨,皇宮的西南門便開了一角,駛出一架樸素的馬車。馬車一路緩緩地隨著京都大街行進著,直到離了那皇宮有些距離、到了那最多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而停下。馬車上下來了幾個人,隱約之中還有一些身影閃退一邊,無人留意。

京都皇城最繁華的街道,莫過於二里街和興華街。

這兩條道路皆是通往皇宮的大道,行距劃一,道路兩旁商鋪林立,可以稱得上是大寧現今疆域之中的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如名,兩條街道皆是長達二里路,有酒肆有茶館有戲班子也有百姓民居,富賈大院。

當初子桑聿任為駙馬都尉迎娶公主柏傾冉,這兩條街道便是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萬人空巷,實在可嘆。

今天朝陽方升起沒多久,便已經有百姓三三兩兩地行走在街上。現已入秋,京都又是偏於北疆,秋風刮在身上,微涼。

道路之中,有一箇中年男子緩緩地走著,旁邊跟著一個老管家模樣的人。

“賣包子嘞,新鮮熱乎乎的包子啊~餡多肉香——這位大爺,要不要買個包子?”“賣菜賣菜,剛摘的嫩苗細芽~”“冰糖葫蘆——冰糖葫蘆——”……

那中年男子看了看來往做生意的百姓,不禁注目愣神。守在旁側的老管家隨著他目光望了望,心底裡輕嘆了一口氣。“老爺,一大早就出門,您需不需要吃些東西?興華街那最大的酒家倒是挺早做生意,不如——”

“不必。”中年男子收回了目光,看到前邊轉角的小麵攤。“不如我們到前面的攤子去,我倒是很久沒有嘗過一碗家常手藝的面了。”

“這…”

中年男子淡笑:“多慮了。走罷,難道你不餓嗎?”

老管家沉默了一下,今天起得有些早,肚子的確是有些不爭氣了…看了看前面剛開鍋灶開始做生意的小麵攤,還是忍不住點了點頭。

兩人便一同走了前去。

“店家,來兩碗麵。”

“好嘞。兩位爺先坐著,稍後就好!”

“往面里加些牛肉,然後其中一碗麵不加蔥。”

“好嘞。”

人跡未多見的街道上鋪著幾片秋季落葉,麵攤子的招牌幌子在風裡搖搖晃晃。樸實的紅木桌椅擺在四下安安靜靜,跟前一碗熱面,貼心地沒有加半點蔥花,還墊了不少熟牛肉在麵條之上。

中年男子的心裡有些暖。

“轉眼間,你跟在我身邊,也好些年了吧?”中年男子接過老管家遞來的筷子。

老管家愣了一下,沒料到他會說這些。“老爺怎麼突然說起了這個來?算算日子,跟在老爺身邊也有二十五年了吧……面會涼,老爺趁熱吃。”

“嗯。”

麵條下肚,胃裡比方才好受了些。中年男子嘗著這面,神情有些恍惚。“我瞧著這面,味道很是熟悉啊…”又轉頭看了看這四下的擺設,像是想起了什麼。“這裡,是二里街和興華街的轉角位吧?”

“是啊老爺。怎麼了?”

中年男子又嚐了一口面,臉上有了笑意:

“是了,是了……”

老管家不說話,只默默地吃麵等他說下一句。

“大概也是二十年前了…”中年男子自己說著,都覺得這日子久遠。無可奈何地淡笑搖著頭,“二十年前的哪一天?我忘了。那天去喝了酒,對,就是方才你說的那個最大的酒肆。那天我和道文喝了酒出來,喝多了,吐了。過後覺得空腹甚餓,卻不料大街之上店鋪早已關了不少,唯有轉角位的一家麵攤正亮著燈火。”

老管家聽著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