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祭天變(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中秋之後,連聿和柏傾冉之間的感情便越來越好。
已是互託真心,更是有過肌膚之親、周公之禮,兩個本就是細膩的女兒家,在人生道路上兜兜轉轉得來不易的一段感情,讓這二人心裡的真情流露更深。
寒來暑往,又是一個冬天。
想想已經快到年末,這從前朝大延便流傳下來的正月祭天的習俗,這大寧王朝也是照著模樣搬了下來。皇帝祭天,代表著祈禱國泰民安、繁榮鼎盛,皇帝柏道成自從聽了國師說的三年之期,一直沾沾自喜。這不,祭天點了名讓駙馬出席。
一般來說,駙馬是皇家外戚,祭天這種事情,也只由皇帝、皇子和眾大臣前往。今年柏道成的這一道主意,讓連聿不知該如何是好。
“聿,你也不必心中焦苦。”柏傾冉淡笑著,一一挑選著介時連聿出席祭天的衣袍。“無論是前朝還是今朝,聿皆是祭天第一人。父皇這般看重,必定是心中有數。”柏傾冉手下所掠過,列著好幾種珍貴絲綢或紋樣,讓人看花了眼。
祭天的話,摻些縝色好不好呢?
“只是,我乃是平民出身,祭天這種國家大事,只怕我做不好…”
“這又是哪裡話?”柏傾冉回望她,攬著她的腰身:“你可還記得那一年前,你迎娶我之時跪了滿街百姓?還有你對史冊的點評批註,你的天成氣勢,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你是不凡之人。”
“冉兒…”連聿無奈笑了,只好緊緊擁著她。
阿爹說,皇帝的這個主意好新奇,自己按著祭天的程式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了。只要過了祭天的那個日子,以後就會慢慢變好來。
我和冉兒之間,也會一直變好來,是嗎?
安統十七年,正月初一。
安統之治又過去了一個年頭、心中仍對前朝持有希望的舊臣們又失落了幾分。眼看著柏家的帝位越坐越牢靠,不知道過些時候又會換了誰稱帝王。
今日正月初一,也是北風颳得挺緊的日子。柏道成和太子柏澈,以及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在這日五更之後便整頓著裝車隊往皇陵進發、前往在皇城以東百里的皇陵祭壇,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並祈福齋戒。
這皇陵祭壇是前朝之物,因大寧乃是新朝,便沒有另建皇陵,先在前朝的地頭上辦事。柏道成披著黑貂絨毛披風從溫暖的車輦下來,第一眼便是看到身後另一輛車的連聿。
今日祭天,身為天子的柏道成和儲君太子,皆是身著十二道紋樣玄黑金線龍袍,只不過太子的略為簡單一些;連聿作為駙馬,自然不能撞色、柏傾冉便替她選了一套雪緞青線並著深縝色花紋的錦袍,冠著烏金朝天簪,襯著黑貂絨明黃裡的披風。
“皇妹夫身上所著衣物夠不夠?可別冷到了啊。”太子笑著關心,卻讓連聿由心底裡湧起一陣毛然。話說太子是好男色的啊……
好男色也就算了啊,可是感覺這太子對自己有意思啊…
“多謝皇兄關心,連聿受得住的。”連聿恭敬地敬禮,沒有多加交談;眼睛還是留意著前方的皇帝柏道成,只怕自己會做錯什麼事,而連累柏傾冉。
數刻之後,文武百官等人便在祭壇之前排列整齊,一應禮炮長燭、布幡彩旗等物都是按著品階全數備好。柏道成坐在後頭,待一切事務整裝待發,方攜帶著太子柏澈以及駙馬連聿走進了祭壇的大道之中。
只聽聞這駙馬深得皇帝喜愛,更是得國師的賞識。百官們未曾仔細看過連聿久待皇家現今的模樣;於是在這肅穆之時,不少人都輕輕抬頭去看這少年。
只是這一看,有的人感嘆,有的人久久不能回神。
感嘆的是朝中的多數人,是柏家門生而崛起的官員;而久久不能回神的,則是在這朝中同樣也效忠過前朝大延的老臣、他們雖已年邁,但五官尚敏;今日見這駙馬連聿,何以就給人一種自小身為皇家人、異常熟悉的感覺呢?
國師列在文臣之首,見皇帝等人來了,便吩咐祭天開始。
“祈福祭文——”
紅漆大鼓由九五四十五名侍衛在周圍敲響,伴著沉悶的陣陣鼓聲,柏道成徐步走向了祭壇正中的白石書檯前——這座書檯表面,燒錄的是前朝大延太祖皇帝的祭天之詞,此石臺流傳多年,供每年祭天所用。
柏道成環顧下列多人,在連聿身上稍停了一下視線,方看回祭文。
“吾乃當今天子,承奉天命登基為帝。身為帝者,心繫民生,於、大寧安統十六年正月初一辰時,祭祀蒼天,為國民祈福。望年歲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百業俱興,朝國富強鼎盛。吾乃天子,定當為臣民竭盡心力,英治社稷,以回效上天所賜予的今生帝運。立香表心,蒼天明鑑。”
柏道成朗聲唸完,從那整齊劃一的跪拜行禮之聲中走下祭壇。
祭壇前,是一鼎青銅獸紋的三足器皿。這也是前朝之物,當祭天皇帝唸完祭文時上香所用的,寓意一言九鼎,君無戲言。柏道成接過宮人遞過來的九柱長香,捏緊雙中之中,朝著蒼天長拜三鞠躬,方插入青銅鼎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一眾拜倒,似乎這一場祭天便就此完結了。
“那麼,便由各文武百官上前上香吧。”柏道成微笑、才轉過了身來,哪裡知道自己的身後卻颳起了一陣猛風,吹得他的步伐都移了半分。
身後宮人們一陣慌亂:“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