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火星軌道通訊衛星的發射(第1/2頁)
章節報錯
“各位觀眾朋友們,我是主持人小冉,這裡是我國載人航天發射基地的總控制室,經過了航天總指揮的同意之後,我們將會在這裡進行這一次的載人航天飛行的報道。”
小冉主持人在攝像機這樣的給全國人民做著現場直播的報道,同時各個國家的一些人也是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最新的報道。
因為這個是屬於z國自己的航天飛行計劃,所以不允許外國人在場。
所以就算是一些人有名氣,有能力,可惜在涉及到z國國家規定的時候他們也只能是偃旗息鼓的不敢造次。
“觀眾朋友們,距離正是發射飛船還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有幸能夠採訪我們的鄧總指揮,所以大家一起歡迎我們的航天總指揮鄧總指揮的第一手計劃吧!”
電視直播的內容這一次沒有剪輯,那是因為派來的攝像以及主持人都是非常專業的媒體人,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所以才會有這麼一場的第一現場報道。
主持人走在畫面中,然後小心的去敲了一下總指揮的辦公室,很快從辦公室內走出來了一個文書型別的工作者,他先說道:“國家電視總檯的麼?”
“是的!”
“你們先到會議室,鄧總指揮馬上就過來,辦公室不能夠進行拍攝!”
“好的!”
主持人很好說話的直接是轉身就走,她一邊走一邊說道:“我也是有點冒失了,居然直接打算在鄧總指揮的辦公室進行採訪,大家別看我們只是在採訪鄧總指揮,但是卻容易讓一些有心人發現一些我們疏忽的,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在私人場所進行對重要任務的採訪,因為這個很容易洩密。”
主持人剛剛的走進了一個小型的會議室,然後就在這個時候鄧總指揮也走了進來。
看到鄧總指揮進來,明顯的感覺到攝像機都晃動了一下,而且同時還有主持人保持著站直身體,立正的意思。
這是在行禮,而鄧總指揮示意了一下,才坐到了一張椅子上,主持人則坐在了鄧總指揮的對面,開始了採訪。
“鄧總指揮,你好!”
“你好!”
此次的直播採訪時間大概在三分鐘作用,三分鐘之後鄧總指揮還有更多的事情去處理,所以要直接開始不能夠浪費時間。
“鄧總指揮,這麼快,又到了我們國家的第三次載人航天火星計劃,對於此,你有什麼藥說明的麼?”
“首先,我代表航天人感謝全國人民的關注以及支援,謝謝大家的慷慨,之後就是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一次載人航天到達火星之後,我們z國的火星螢火計劃算是初步完成,在火星上由我國主導,超過19名宇航員被送到了火星,同時包含了九個國家的科研工作者,這是一場人類歷程中的偉大成就,這也是我們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件事值得我們全國人民去高興,未來國家只會更加的強大!”
鄧總指揮的年紀已經是很大了,再加上從開始載人航天火星的時候,他的年紀已經是到樂退休的年紀,但是為了祖國能夠成功載人航天火星,他亦然的抗在了第一線,然後堅持了十年的時間,如今終於是要送第三批宇航員到達火星,他的雙眼已經是表現出來了那種欣慰。
但是他雖然年紀大,還是不能夠卸任,什麼時候能夠讓宇航員從火星迴來的時候,那麼才是一個偉大的指揮者所得到的最完美的答卷。
也是對他個人能力的最大肯定,當然也是對所有航天工作者參與者們的肯定。
“鄧總指揮,我們這一次的載人飛船,聽說是我國的最新型號,您方便簡單的提一下嗎?”
主持的人這個問題,是在規定中的,她詢問也是藉著採訪的語氣,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全國人民,讓全國人民對於這一次的飛行更加的有信心。
“是的,之前我們已經是進行過了兩次的載人航天飛行,期間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考慮的不是很全面的地方,進行了總結,同時因為和國e國d國等國進行的航天技術的共享,從其中我們也是學習的到了新的東西。不單單的是改進了飛船的飛行效率,也改變了我們飛船的一些限制,能夠讓飛船更加的安全。”
“其中在著陸方面也是進行了大的改進,經過測試,宇航員們在著陸的時候,會最大量的減輕受到的衝撞等等。”
……
時間很快過去,三分鐘後,鄧總指揮在直播間和大家告別,他要繼續的到第一線去工作,而主持人,則在實驗室內,進行著一些問答的交流方式。
時間繼續的流逝,第一艘載人飛創,第一艘物資船也是到了發河基地,等待著最後的檢查。
“觀眾朋友們,鄧總指揮已經是到了第一線進行現場只會,而我們將要看到的就是我國的這一批次第一艘的飛船已經是進行了最後的檢查工作,艙門已經關閉,進行最後的確認之後,就會進入到飛行倒計時了!”
“飛船內是被命名為‘熒惑’火星通訊衛星!它將會肩負未來我國載人航天火星以及火星之外更遙遠的星球的一些訊號中轉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一艘起飛的飛船是通訊衛星發射飛船,之後才會有載人飛船和物資船的起飛。
主持人臉上帶著激動的神情,然後在說話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感情是真實的,是每一個z國人所想要看到的。
在地面控制中心正在忙碌的做著最後的準備的時候,湯天此刻和唐嘉良宇航員兩個正在甲區域基地的控制室內進行著一些資料的傳輸,和各種後期計劃的工作中。
需要確認的訊息很多,也需要湯天第一時間的進行回覆,所以他機會是在地球上開始準備起飛的時候,他就一直的在忙碌了。其中有唐嘉良宇航員的專業來進行幫忙,不然的話,湯天一個人會壓力很大。
至於地下建造的區域,李浩宇航員在跑動中,等著一艘衛星飛船發射成功之後,湯天就要趕著去建造另外的五個區域基地,這是國家的任務,湯天再確認之後,後期就會輕鬆一些了。
“前輩,這一下好了,只要有了通訊衛星,我們完全的可以在火星上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通訊網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