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慢慢的過去,土豆成熟了,湯天獲得了大豐收。

不僅可以留下下一次種植的種子,而且還可以擁有自己製作食物的食材,改善伙食好幾次一點問題都沒有。

接著就是大豆玉米,這些也獲得了足夠多的收穫,雖然說對於豐收來說還差一些,但是卻也有足夠多的食物。

種子被挑揀後會進行下一次的種植,剩下的則是被當做食物一樣,可以什麼時候都能夠食用。

可以食用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說還是有剩餘,這些也就是楊明改善伙食的時候。

期間在玉米還很嫩的時候,湯天已經是吃過一次煮玉米了。

雖然說湯天有想法去燒烤玉米,可惜種植基地內的環境需要一個自主迴圈,不能夠干擾,所以湯天只能是吃煮玉米。

不過味道很不錯,最少是自己平時在地球吃的食物,所以吃起來還是不錯的。

當湯天到達火星第655天的時間,整個龐大的建築群體終於是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建造。

整個第二階段的建造是為了建造一個更大的空間,在整個空間中的目的是讓這裡能夠種植大型的常綠或者是大型的落葉樹木為主。

當然這裡不是去建造一個花園或者是玩賞之地,而是建造一個能夠提供持續內迴圈主要物質的地方。同時能夠造福人類。

湯天穿著宇航服,然後進入到了這個第二個建造的區域。

在整個建造的區域,是和種植區域相連的,但是種植區域比它小很多,是它的四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見,這個巨型種植基地對於整個基地基礎的影響有多麼的大。

在有了這麼一個巨大的種植基地之後,湯天以後就不用擔心未來整個基地內的供氧系統的問題了。

當然這也只是三分之一的種植基地,想要種樹還有三分之二的區域未建造,還有十五個目前的種植基地未建造,任務還很多,還需要更加的努力。

“現在我已經走在了種植基地的外面因為這個區域還沒有進行開始種植,所以還沒有和種植基地相連線,不過等第二種植區域趨於穩定之後,那麼就可以讓兩個區域進行連線了,如此的話我就會非常的方便。”

原本的火星是出現了整個巨大的建築群體之後就被地球上的各個國家的航天望遠鏡所監測到,然後拍攝了畫面回去。

不用z國自己宣傳,已經是有很多的專家教授在說著火星上出現人造建築的事情。

不過,大家的目的都是非常的明確的,那就是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然後國家加入這一項計劃研究中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阻礙了。

高大的牆壁,因為這個第二種植區域屬於內部建築,所以它們的牆壁的厚度只有外圈的種植基地的一半。

不過目前來說還會加厚的,因為新的建築在建造起來之後才會讓這層的保護物質取下來。

這麼做也是擔心來自火星的危害。

這個第二種植區域的基地沒有外出的準備區域,因為後期它們會直接的連線到外層的建築群,只需要內部有一個通道就可以了,所以也不需要建造。

只是留下了一個湯天進入的門而已。

湯天走入到這個巨大的建築內部之後,抬頭看著六米高度的巨大空間,然後感慨的說道:“接近四百多天的建造,整個區域才算是建造完成。不過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好。”

“在這個第二種植區域的內,它的長度有40米,寬度在13米的區域內,高度6米的巨大空間內,將要種植滿樹木,樹上會有無數多的果實,而且還會在另外的區域內,種植大範圍的工業用的實用型的樹木。”

至於種什麼,這個就需要具體的是為了什麼工業而準備了。

可能每個人所熟悉的橡膠樹,也有一些其他的樹木。

當然如果真的要種植這樣的樹木的話,那麼還需要更大的地方,因為一旦用於工業方面,那麼需要將會更加的多。

“頂部的玻璃和種植基地頂部的玻璃是一樣的,但是會採用的是內高外低的傾斜玻璃,而不會是圓弧的設計。因為作為整個基地的核心區域建築物已經是建造起來,需要和中心區域建築進行連線,而火星表面所帶來的沙塵將會依靠單斜面流到制定的區域,在那裡將會得到利用。

因為中心建築的建造,所以隨著太陽的角度,會在一些地方形成陰影,這樣就不需要讓這些植物一直的暴露在陽光下,生長的環境也就更加的模擬地球上的自然狀況。”

“在火星上是沒有雨的,也沒有陰雲,唯一有的就是沙塵暴的天氣,那個時候雖然遮天蔽日,但是卻是真正的見不到陽光,對於植物的生長有影響,那個時候就必須要藉助基地內部的智慧裝置來進行調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湯天一邊的走在這個基地的內部,一邊的說著規劃。

在湯天的腳下,整個地下通道已經是慢慢的接通,只要地下和地面暫時的不接通的話,那麼地下的建築卻是最先能夠人類在內部活動的。

因為智慧控制系統在安裝進入之後,來自於種植基地表面的空氣會進入到這裡,湯天就算是出現在這裡也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腳下的地下空間,將會開始進行內部的裝置安裝,不過目前因為裝置的稀缺,所以只會是一些簡單的照明和內迴圈裝置,保證了人類在進入裡面之後不會出現缺氧的狀況,而地面則需要慢慢的進行改造,需要種植的土壤,需要增加的有機物,需要澆灌的水資源等等。”

這些問題都需要湯天慢慢的來完成,最少湯天要在第二批人類到達之前,讓這裡的植物存活,然後讓整個區域製造出足夠人們生存的氣體。之後湯天需要完成的就是主體建築。

整個建築的高度雖然只有14米左右,但是卻是人類在火星建造的最高建築,整個建築群眾的裝置,已經是透過物資船帶來,所以這裡需要更多的能源等等物品都需要兩個種植基地來提供。

喜歡火星有座城請大家收藏:()火星有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