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過後的湯天在清醒之後,還是繼續的穿著宇航服到火星表面去。

沒有辦法,還在建造的基地需要營養液來讓這些太賣力的去幹活。

“經過一百多天的製造,高度已經達到了一米多的高度,這個就是我們甲區域基地的第二個空間,這裡的高度將會更高,達到六米的高度,雖然說目前只有一米多高,不過它的建造速度將會非常的快,因為馬上將會有更多的太加入到基地建造中。”

湯天之所以確認還會有更多的太加入到製造中,是因為在種植基地內部的工序都完成之後,第二個群落的太將會在建造區域開始工作。

在加快程序之後,這個建造的速度將會更加的快速。

湯天在餵養空間內加入了營養液,然後開始觀察周圍的建造情況,因為四周就好像是在沙土中建造牆壁,然後內外空間其實沒有什麼多大的變化,看起來就好像是在火星的表面出現了一個長方體的建築物而已。

不過人類活動的最好證明也就是這些在火星表面的人造工程,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穩定的在火星表面生存。

其實在核能到達火星之後,人類完全的可以建造地下的空間,利用核能提供的能量,然後再地下空間內進行人類日常的生活所需,雖然會對裝置的要求更高一些,但是隻要供能穩定是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在火星的表面,人類還需要活動,所以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一些,最少一個地上的基地建造給人類的活動提供了新的取出,就算是種植也更加的自然一些,而不是隻能夠依靠裝置來完成。

總之目前來看,人類生活在地下已經是沒有問題了,地面上的建造,讓火星表面種上植物,這是一個必須要的工作。

甲區域基地的規劃師地上和地下,其中對於火星表面匱乏的物質,需要依靠植物的生長來完成,而人則的裝置總是讓人感覺差了很多。

湯天重新的設定了一下這些太建造的指令,然後就回到了種植基地。

湯天的宇航服上有自己的身份卡,而他的宇航服上也有相對應的身份資訊。

在湯天走到了種植基地的入口的時候,經過掃描,然後開啟了準備區域的自動門。

門開,湯天進入其中,然後關門。

新的除塵裝置開始運轉,在明亮的燈光下,湯天宇航服上的火星灰塵被吹落,並且進行擦拭。

之後湯天才離開這裡,向著種植基地內部而去。

氣密性的自動門自己開啟,湯天進入種植基地。

整個過程中,湯天不用親自動手,不用下達指令,然後就這麼輕鬆的進入到了種植基地內部。

這也是智慧控制的好處之一,對於方便人類做事來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種植基地內部正在調控整個空間中的狀態,我還是不能夠在這裡多待,會影響到資料引數,需要儘快的離開這裡到達著陸艙去。”

湯天的步伐很快,並沒有在這裡浪費多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