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地球土壤與火星土壤的對比(第2/2頁)
章節報錯
湯天很滿意,然後繼續的挖掘。
可能是燒杯的大小限制了這些土豆的生長,所以數量不是很多,卻也和第一株土豆的收穫差不多。
湯天把大小五個土豆放在了自己的面前,然後把最小的兩個取走。
取走的這些將會進行資料分析,然後繼續的說道:“這是來自於火星土壤種植出來的土豆,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是卻生長的很勻稱,等我分析出具體的資料之後,再進行檢測,看看它能否成為下一代的土豆種子。”
每一代的植物性狀都會發生一些改變,所以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種植,否則的話,一些隱性性狀爆發出來之後,可能會導致實驗的不能夠進行。
所以湯天對種子的選擇會非常的注重,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土豆進行試驗檢測,然後確認下一代的種植。
對良性形狀的選擇是作物種植的關鍵,高產抗各種自然災害,這個是必須要的。
“接下來是參與了火星表面土壤的實驗品,雖然這些土豆植株都參與了生長的過程,但是結果會是什麼樣子的,我也不敢打包票,不過能夠猜想的就是它們的健康狀況肯定是很差的。畢竟外觀看,植株的個體較小,葉片的密集度大笑都是有很大的差異。”
人類的觀察往往也會成為一種判斷的依據,根據經驗,湯天覺得會有所收穫的,但是可能會收穫不是很多。
“地球土壤參雜火星表面土壤的燒杯內有大小三顆土豆,但是全部的個頭都非常的小,最大的直徑沒有超過五公分,最小的只有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大一點,已經算不得是土豆了。”
“至於火星基岩和火星表面土壤混合的實驗燒杯內也只有四顆小土豆,大小很均勻,都差不多直徑在一公分左右,看來應該是需要更長的生長週期它們才能夠生長大吧!”
湯天連續的把其他的實驗燒杯開啟,然後看到了裡面的土豆之後,一邊做著記錄一邊說道。
同樣是來自於火星上的物質,但是基岩物質卻比表面土壤更加的適宜植物的生長。
可能是某些重要的元素沒有被逸散到太空中的原因吧。
“之前就檢測過火星表面土壤,確認過它的具體的各個元素等關鍵性的東西,發現除了金屬元素以及硫元素含量超標之外,幾乎是沒有發顯什麼明顯得問題。”
“生命生長的特殊性一直是人類所探求的點,希望以後能夠探測清楚。不過從火星上種植出土豆以及青草,間接的證明了這一刻類地星球的價值。人類未來能夠開發它並且擁有它將會使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更加的方便。”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著迷不知道根深蒂固了多久,想要去研究這個世界之外的東西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過犧牲和努力,未來必然擋不住人類的探索。
湯天記錄下所有的資料,然後開始了資料的分析。
目前來說自己所做的也只是人類的第一步而已,等著越來越多的人到達火星,那麼更遠的地方也是可以去的。
喜歡火星有座城請大家收藏:()火星有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