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圍梁救趙!(第1/2頁)
章節報錯
錢森的千萬大軍,如同一把利器長矛,直殺向趙國的京都。
趙國京都朝堂之上,除了主戰派的丞相李可,還有反對派。
反對派則是怯戰主逃,他們已經聽聞錢森的厲害和邪門,居然每次攻城,都有天威神雷,上來就是一陣轟炸,炸開了城牆守護,然後大軍沖殺。
那神雷,太恐怖了。不管你什麼城牆,多高,多厚,多堅硬,全部一炸,嘩啦一下倒塌。
這誰還能防住梁國的邪皇大軍?
所以這一派膽小的人,主張讓趙國皇帝,帶著朝廷的大臣,先撤離趙國皇都,逃到鄰國去避難。
這一派的領頭人是國師張茂。
主戰派的丞相李可,強調君主絕不能逃,一旦趙國皇帝離開,整個趙國必失。
那時候,整個趙國滅亡了,亡國之君還有何臉面面對趙國的百姓?
與其厚顏偷生,不如拼死一戰。
主逃派的張茂,則主張留得清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有現在避其邪皇的鋒芒,未來才有足夠的時間來積攢實力,做日後的反擊。
所以李可的主戰派,和張茂的主張逃走的派系,在朝廷上,爭論不斷。
以丞相李可,和太師張茂為首的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你一言,我一語,喋喋不休,各說各自的道理,爭得面紅耳赤,吵的不可開交。
也吵的趙國皇帝,那是一個頭,已經變成了兩個大。
丞相李可主戰,態度非常的強硬。
他一心為國,所以主站,堅決不同意趙國的皇帝逃走。
而趙國的皇帝,還是怕死鬼。他其實是想逃走的,比較贊同太師張茂的建議。
但是丞相李可,在趙國的名聲極高,身份很是了得。
所以趙國的皇帝,內心很是尊重丞相李可。
現在是戰是逃,趙國的皇帝,也是也拿不定主意了。
最後在李可,還有張茂爭議不斷的時候,趙國皇帝看向了太傅王啟。
他要徵求一下,王啟有何意見。
王啟是個老者,年過古稀,就算現在面對錢森的大軍,快要殺到京都了,面對兵臨城下的時候,這王啟依然冷靜。
他剛才在朝堂上,看著兩派喋喋不休的爭論,也沒有出言。
這會趙國的皇帝問他了,他必須表態。
王啟沉吟許久,方說道:“皇上,現在應趕快處理幾件事。”
“第一,急召我們趙國各地的將軍兵馬回都。”
“尤其是在南方,守護邊境的張飛元帥,必須讓他回來抵抗梁國的邪皇。”
趙國皇帝點頭,張飛可是他們趙國的第一員猛將。
但是趙國的南方邊境,也與鄰國常年有著摩擦戰鬥,基本上年年打仗。
現在南方邊境上的戰事,也是吃緊。